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在《周礼》中,借贷被称为“贷”“取予”“同贷财”,反映借贷关系的“债”则被称作“责”。西周时期,政府规定民间借贷活动必须在国家法定的利息下进行,违者要受到处罚。“凡民同贷材者,令以国法行之。犯令者,刑罚之。”民间借贷必须立契约文书,“听取予以书契”。官府通过借贷契约文书来判定民间债务纠纷,“凡有责者,有判书以治,则听”;“凡属责者,以其地傅而听其辞”。

——摘编自谭光万《中国古代农业商品化研究》

材料二   宋代农民作为小生产者的主体部分,借贷虽出于情势之逼迫,并非个人意愿,但却是他们的一种生产、生活的常态。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加之小农是小生产者,抵御灾荒的储备(资金和粮食)不足,一旦遭遇灾荒年份,则小农必须依赖于借贷。南宋后期著名理学家真德秀说:“中人一家之产,仅足以供一户之税。遇有水旱疾厉,不免举贷逋欠。”他在另一奏疏中说。农民“一有艰歉,富民不肯出贷,则其束手无策,坐视田畴之荒芜,有流移转徙而已”。

——摘编自王文书《宋代借货业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民间借贷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农民借贷“常态”现象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民间农业借贷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某地区农业生产情况统计表(部分)


——摘编自龚胜生《清代两湖农业地理》

材料二   民国时期一则国产欧式女鞋的宣传广告


材料三   改革开放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稳定。若干工农业产品实行全省一价,某市大米价格0.139元/斤,粮食由政府统购统销二十几年这价格几乎没变。1992—1994年物价大幅上涨,力度最大,尤其是食品类和服务项目。当时的报纸称“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

——摘编自白杨《改革开放30年我国物价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地区物价的变动趋势和变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广告所倡导的消费观念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约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主要因素。
3 . 据史料记载,公元8-10世纪时,每年进入广州的外国人超万人次,广州出现了专门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的“蕃坊”,还出现了一些将舶来的商品进行加工的新型行业。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并得到发展B.中国南方的经济开发向深度发展
C.中国的海外贸易地域更加辽阔D.广州外贸发达已成为国际化都市
4 . 西汉末年以后,豪强地主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田庄,田庄内部自给自足。考古发现在东汉豪强地主的墓中有许多陶风车、陶水井、短辕一牛挽犁画像石、曲柄锄石刻、水利灌溉模型等陪葬品。这主要说明
A.田庄威胁个体经济发展B.汉代的土地兼并十分严重C.汉代厚葬风气比较盛行D.田庄经济具有一定进步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秦法规定:“布袤八尺,福(幅)广二尺五寸。布恶,其广袤不如式者,不行。”汉法也规定:“贩卖缯布不盈二尺二寸者,没人之。能捕告者,以畀(给予)之。”材料反映出秦汉时期
A.注重立法规范市场秩序B.商品市场秩序比较混乱C.通过立法确保产品质量D.政府鼓励发展商品经济
6 . 《东京梦华录》记载:“于高处砖砌望火楼,上有人卓望,下有官屋数间,屯驻军兵百余人,及有救火家事,谓如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猫儿之类。每遇有遗火去处,则有马军奔报。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各领军级扑灭,不劳百姓。”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宋朝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B.商品经济推动城市繁荣
C.守内虚外军事政策的实施
D.消防队伍建设的快速发展
7 . 传统的以名贵土特产品和奢侈品为主的贩运贸易,进入宋代后变化加速,粮、帛、茶、盐、铁、瓷、纸、糖、什器(生产用具或生活器物)等,均成为地区间流转的商品。这种变化反映了宋代
A.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B.市场时空限制打破
C.放弃传统经济政策
D.城市新兴阶层壮大
8 . 下表为汉代耕牛图画像砖的出土情况统计表,根据该表可以说明汉代
出土地点陕西山东内蒙古江苏山西
出土数量74121

A.铁犁牛耕技术开始出现
B.北方农业发展相对发达
C.铁器已经广泛推广使用
D.政府重视农业精耕细作
9 . 唐政府屡次宣布禁止商人和没落士族联姻,但商人仍凭借经济实力和“衰宗落谱“的士族联姻,以致“其衰宗落谱,昭穆所不齿者,往往反自称禁婚家,益增厚价”。材料反映了
A.唐政府旨在打压商人地位
B.商人的经济实力有所增长
C.婚姻自由的趋势愈加明显
D.商业发展冲击了社会结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元朝强制征调民间工匠服役,特设“匠籍”,并规定匠人世代服务官府,不得脱籍改业。明朝规定匠人除分班定期服役外,其余时间可以自制成品进入市场销售。清初宣布废除“匠籍”,匠人获得自由身份。“匠籍”的放宽和废除
A.打破了官营作坊的垄断地位
B.促进了先进工艺技术的传播
C.加速了传统生产方式的瓦解
D.摧毁了士农工商的价值观念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