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名校
1 . 《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 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导致十三行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B.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
D.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
2 . 据史料记载,16、17世纪时,西属拉美国家墨西哥和秘鲁的白银生产量约占世界的85%,其中近半数流入了中国,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国手工业高度繁荣
B.东西方的经济交流空前发达
C.中国的政治制度先进
D.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代以劳动者人身相对自由为基本前提的租佃关系得到了充分发展。与土地所有权集中同时发生的土地经营越来越分散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变革。苏轼说:“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客,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借贷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倍于今故也。”张载说:“今骤得富贵者,止能为三四十年之计,造宅一区及其所有,既死则众子分裂,未几荡尽,则家遂不存。”土地的边际效用价值急剧提高,这就推动、迫使地主将所得积累下来,去开发新的土地,改善土地经营,从而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国家在保证农民有可以迁徙、可以选择地主权力的前提下,只问赋税收入,不管其余,就使社会经济活动有条件在运动过程中自我调节,自己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可以选择到比较合理的发展路径。

——摘编自袁林《两周土地制度新论·宋代土地制度变革》


(1)根据材料归纳宋代土地制度变革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土地制度变革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乾隆二十四年,有官员上奏称“近年以来,南北丝货腾贵,价值较往岁增至数倍”,“民间商贩希图重利出卖,洋艘转运,多至盈千累万,以致丝价日昂”。为此,乾隆下旨限制生丝出口,“每船准其配买土丝五千斤,二蚕湖丝三千斤”。由此可以看出当时
A.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政府严禁对外贸易
D.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中期,大明宝钞因严重贬值退出流通领域,白银以体积小、价值高、易于分割熔铸、便于携带等天然属性,于天顺以后逐渐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隆庆元年,明穆宗颁布诏令以法律形式确定其货币地位,白银货币化基本完成。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标志着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当白银努力冲破政府禁令的同时,世界经济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以白银为标志,明代中国与两个重要历史转折开端联系在一起。一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二是经济全球化的开端。……因而对白银货币化的研究具有深刻意义。

——摘编自伊伊《浅论明代白银货币化》

材料二   1934年,为了争取产银州的选票,总统罗斯福签署了《1934年购银法》。该法案命令财政部长在国内外购买白银,直到白银市价回到1.29美元/盎司。作为当时世界唯一以白银为主要货币的中国密切注视美国购银法事件的进展,从政府到金融界都向美方表达了强烈反对法案的意见。希望美方在购银时能够与中国协商,以保护中国利益。但对此美方并没有正面回应。对此,中国决定采取单方面措施,10月14日,中国宣布自次日起对白银出口征收10%的出口税,但出口管控措施效果有限。到了1935年春天,国际银价已经比中国国内银价高出50%。1935年2月1日,在中国驻美公使馆至美国国务院的备忘录中称,“种种迹象证实,上涨的通货价值,就中国来说,实为灾难”。中国的批发物价指数1934年比1931年下降了23%,当年下降了6.5%,1935年又下降了2.5%。1935年11月国民政府采取新方案最终度过这场白银危机。

——摘编自张婕《中国近代货币战争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白银货币化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购银法》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和中国政府的应对措施。
7 . 元朝立国,将民间工匠强制征调,为官府服务,编入“匠籍”。清初宣布废除“匠籍”,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乾隆帝说:“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原欲小民实授价值,以为赡养身家之计”。这一变化
A.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
B.促进了民营手工业发展
C.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
2019-08-14更新 | 313次组卷 | 29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宋代的历史上,有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存在着广阔的认识空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8至13世纪的经济发展确实也推动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当时出现的社会类型蕴含了许多现代都市文明的特点并且一直持续到19世纪,故我们不妨称之为前现代社会。……宋朝的商品经济代表了中国在19世纪前的最高发展水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它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制度方面的独到建树,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与牵动,使其无愧为历史上文明昌盛的辉煌阶段。

——摘编自邓小南《宋朝:一个矛盾的时代》

材料四钱锺书曾说: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都要说到宋代。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我们的教科书一直说宋代是个“积贫积弱”的时期。“贫”指国力、财政上面的贫乏困窘;“弱”指在对外竞争,特别是军事竞争中力量薄弱。

——摘编自邓小南《宋朝:一个矛盾的时代》

请回答:

(1)你是否同意材料一“宋朝的商品经济代表了中国在19世纪前的最高发展水平”的观点?说明理由。

(2)据上述材料,从文明史的角度,概括说明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3)材料四中两位学者的共同观点是什么?这与“宋代是个‘积贫积弱’时期”的观点是否矛盾?说明理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六月,上海船户张元隆揽装商客价值数万两银的布匹、瓷器“前往辽东贸易”;同年八月,松江船户张永升揽装茶叶、布、碗等货物“前往关东贸易”。这说明当时
A.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B.民间贸易缺乏政府监督
C.出现了实力强大的商帮
D.长途贩运贸易较为活跃
2019-03-10更新 | 861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北省汉川市第二中学2018-2019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