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2 . 下表是汉代某一个阶段关于三个青铜器的铭文记述。作为史料,这些铭文可以用来研究汉代
青铜器铭文
元和四年壶元和四年(公元87年),江陵黄阳君作。宜子孙及酒食。吏人得之,致二千石
永和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正月一日戊辰造口口□钟,重口口斤。直(值)钱七千二百。宜用
延熹钟延熹元年(公元158年)造作,口口口成雷口口钟,廿二斤。直(值)钱二千四百。大吉口口富贵宜田家口意口长生

A.官营手工业生产规模
B.重农抑商的实施状况
C.手工冶金的生产工艺
D.国家赋税的征收情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不同史料关于古代“城”的产生的历史记述。据此可知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记·礼运》
“民保于城,城保于德。”《左传·襄公七年》
“城为保民为之也。”《谷梁传·隐公七年》
“城者,所以自守也。”《墨子·七患》

A.最初的“城”具有军事防御性质
B.商业发展是“城”产生的主要原因
C.城市承担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职能
D.城市规划体现了以人为本设计理念
2019-02-03更新 | 867次组卷 | 17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南省永州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2019-01-30更新 | 1884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南常德石门一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5 . 文献史料述及西周的土地制度,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以及“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的记载。这反映了
A.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B.土地实际上为周王占有
C.诸侯贵族将公田据为己有D.井田制下地权合一的现象
2018-11-07更新 | 3431次组卷 | 3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18世纪欧洲传教士东来,引发了中西方文化冲撞和交流。中国儒家哲学对当时的欧洲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变成18世纪欧洲的理想国家,儒家学说的理性观成为当时进步思想的来源之一,其影响涉及法国、德国和英国,虽然各国所受的影响不同,但以异端的孔子学说作为他们反对宗教、主张哲学的护身牌,却是一致的。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价值和观念极力推崇,他在创建新的社会制度的斗争中,惊奇地发现了中国这个实例,并将它作为锐利的武器投向旧制度和旧势力。

——摘编自梁真惠《中国儒家学说的译介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材料二 1792年,英国派出马戛尔尼使团,借为乾隆帝祝寿之名,出使清廷。然而,在觐见乾隆帝礼仪的问题上与清方产生分歧,拒绝按中国传统行跪拜礼。最终双方达成折中意见,改行免冠屈一膝之礼。乾隆帝对英国使团的“妄自骄矜”“无福承受恩典”十分不悦,当觐见完毕英方提出改善贸易条件、增开通商口岸的诸项要求时,概予严词拒绝。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17、18世纪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背景,并分析“‘中国’变成18世纪欧洲的理想国家”的原因。
(2)结合所学,评析材料二所述的中英“礼仪之争”。
2022-09-1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在农业社会,农村市场既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产物,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依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盐”者、“屠狗”者、“开酒家”者,以及以贩马为业者……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黄今言《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

材料二   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是农村商品经济、市场贸易发展的产物。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负贩”。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镇市还建立了书院。

——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草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关于湖南安化黑茶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宋熙宁五年,安化因茶设县。南宋时期,当地茶商组建两支茶商军,武装贩茶抗税,朝廷为加强对茶业的管制,在安化龙塘设寨,派兵把守,控制安化黑茶的水陆运输。

明万历年间,围绕湖茶(安化黑茶)的禁榷和开放,朝廷展开辩论,最终经户部裁决,皇帝钦定湖茶为官茶,允许其边销易马。此后安化成为明代茶马互市的主要茶叶生产基地,安化黑茶逐渐占领了西北边销茶市场。明末清初,晋商与安化茶人共同开辟的以安化为起点的万里茶路,纵贯中国,连接欧亚。安化茶业最盛时资江沿岸茶行、茶号达300多家,呈现茶市斯为盛,人烟两岸稠的繁华景象。-摘编自安化黑茶博物馆资料

材料二建国初期,是安化黑茶边销茶大发展时期。安化黑茶广受边疆牧民的喜爱,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因此其也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民族团结茶

改革开放以来,安化黑茶以其独特的保健功效、收藏与投资价值被国内外市场炒得火热。近几年,当地政府把发展黑茶产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统计,2018年安化茶产业综合产值180亿元、税收3.2亿元,茶产业及关联产业从业人员达35万人,年劳务收入38亿元以上,全县15万贫困人口中,依靠黑茶产业脱贫的达9.6万人。

——摘编自安化黑茶博物馆资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湖南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现代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影响。
2022-01-0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2届高三9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湖南长沙窑初建于初唐至中唐时期,中晚唐时期窑工们将岳州窑青瓷点彩技艺和洛阳地区的唐三彩流动浸润式彩釉装饰工艺相结合,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青釉釉下彩和模印贴花工艺,逐渐走向兴盛。作为商业性瓷窑,它器形多样,实用性强,价格低廉,产品经湘江远销海外,成为唐代三大外销瓷窑之一。为迎合顾客的需求和审美,装饰纹样上常常能看到莲花纹、摩羯纹、葡萄纹、椰枣纹等图形,还多饰以诗词、俚语,开创了诗词装饰瓷器的先河。五代时期战乱频仍,行业竞争剧烈,海外市场不断衰退,长沙窑逐渐断烧。

——摘编自张思桐《唐代长沙窑外销瓷器的产品特点及历史文化价值》等

材料二   清中后期,湖南醴陵以釉下青花粗瓷为主打的陶瓷业逐渐起步。1906年,熊希龄在醴陵创办瓷业学堂,成立瓷业公司,引进制瓷机械及技术人员,始产细瓷。其烧制的釉下五彩瓷突破了长沙窑单色技艺,1915年夺得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世界闻名。民国年间一度瓷厂倒闭、技术失传。新中国成立初,依托国家贷款支持,瓷厂逐渐恢复生产。20世纪60年代,按原料开采、产品分类、机械制造、运输储备等门类,多家企事业单位被调整改组,初步形成了专业分工协作配套体系。国庆十周年制作的“胜利杯”进入中南海,产品成为国家领导人日用瓷,还成为国宴瓷、国家陈列瓷以及外交礼品瓷代表。1978年后私营瓷厂兴起,1984年对美产品出口数和创汇额名列全国第一。21世纪初,独创一种耐高温红色釉烧制而成的瓷器,被意味深长地命名为“中国红”。在晚清瓷业学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湖南轻工高级技工学校,被誉为中国陶瓷行业技能人才的“黄埔军校”,醴陵被誉为“红色官窑”,醴陵釉下五彩瓷被誉为“国瓷”。

——摘编自张广核《“国瓷”的前世今生——醴陵釉下五彩瓷发展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长沙窑的产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较长沙窑,醴陵制瓷业发展历程的显著不同,并阐释醴陵釉下五彩瓷成为“国瓷”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据史料记载,南宋时期,杭嘉湖与苏松常地区市镇稀落;明代,该地区市镇分布密度之高已相当惊人,两镇间距平均不过三十里,最远的村落也只需行程约十五里即可上镇。下列选项中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该地的商品经济繁荣
B.该地区农民弃田园经商
C.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
D.农村出现了雇佣关系
2018-05-2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湖南省五市十校2018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