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至“作事轩昂,向曰‘扬气’……尽事奢华也”。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1)阅读材料一,回答何谓“扬气”。它的出现对思想观念有何影响?

材料二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2)材料二中的“洋气”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洋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材料三 2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

——摘编自严昌宏《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


(3)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三,分析中国人在对外态度上有何进步。
(4)综上,你认为影响社会生活风尚的因素有哪些?
2022-07-11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7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十年(2013-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2 . [明清经济与社会发展]

材料一

从耕地面积的扩大和农业产量的增长来看,宋代全国耕地约5.6亿亩,明代约7.842亿亩,清代达到9.248亿亩。宋代年平均粮食产量为464亿斤,明代则上升为696亿斤,清代剧增至2320亿斤。毫无疑问,这些农业上的成就与其生产技术的进步是分不开的。

——摘编自沈定平《从国际市场的商品竞争看明清之际的生产发展水平》

材料二

16至18世纪,大宗商品的远距离贸易是徽商、晋商、闽商、粤商、赣商、鲁商等聚集着众多商人的商帮的行为,与以往个别商人的经营活动,已不可同日而语。国内大宗商品的远距离贸易,是大宗商品在不同的经济区内交换,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经贸区。江南经贸区是在江南便捷的交通条件和发达的丝织业、棉纺织业等基础上形成的。江南向全国输出的主要是相对高值的丝、棉纺织品,从全国输入的是低值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如粮食、大豆、蓝靛、木材、纸张等。

——摘编自唐文基《16至18世纪中国商业革命和资本主义萌芽》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16~18世纪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现象,并简析其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2022-07-10更新 | 18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时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课时及单元测
3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29年,广州重开市舶贸易,澳门成为中国朝廷允许外国商船停泊的八大海港之一。16世纪中期以来形成了以澳门为中心的三条国际贸易航线(如下表)。

航线航线上主要商业活动备注
葡萄牙里斯本—印度果阿—澳门葡萄牙人将经过广州转运到澳门的中国货物运返欧洲,如丝、绢、细工木器、漆器和陶器等,又由欧洲运来毛织品、玻璃制品等以白银为最大宗,15851591年,经果阿运到澳门的白银约90万两
澳门—日本长崎每年初夏,葡萄牙商人东渡日本,将生丝、绸缎等中国货物运往长崎,然后待秋季返航澳门,运回日本的白银、土特产等明政府鉴于“倭寇祸烈”,严禁中日通商
澳门—菲律宾马尼拉—墨西哥澳门的葡萄牙商人以及华商,将生丝、绸缎等运到马尼拉,再由西班牙商人将这些货物和少量菲律宾产品运到拉丁美洲,将拉丁美洲白银运回欧洲,再运回澳门购买中国的丝货和其他货品中国与美洲贸易的最早航线,构成了以中国丝货和世界各地的白银为大宗交易的国际海上丝绸大循环—“丝银之路”

(1)根据材料,概括“丝银之路”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丝银之路”形成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洛阳城城墙“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采用《周易》中具有吉祥意义的九、六之数;宗庙,社稷分别建在南宫的左右两侧,城内的金市在南宫北面,这与《周礼》“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布局相吻合。洛阳城以南宫正宫门—平城门—城外寰丘为主轴线,“平城门,正阳之门,与宫连,郊祀法驾所由从出,门之最尊者也”。东汉洛阳礼制建筑中的南郊、五郊中的南郊、明堂、辟雍、太学、灵台等均建在洛阳城南,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祭祀礼制建筑区。

——摘编自黄建军《中国古都选址与规划布局的本土思想研究》

材料二 罗马城的城墙几乎都不规则,这与罗马“七丘之城”地势不平坦有关。古罗马广场位于罗马城的中心,广场上建有裁判所、庙宇、斗兽场、市场、市政厅等公共建筑物。城内许多房屋上都有一处专门用来写商业广告的信息壁。罗马人继承了雅典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喜欢在公共场所高谈阔论、评论时政。公共浴场对于罗马人来说不仅是洗澡的地方,更是一个发挥着社交中心作用的地方。5世纪初,罗马公共浴场已达856个。大量普通群众以及无产者把许多精力花在洗浴上。罗马人在建筑物的地面、墙壁、拱门、壁龛和天花板上均用绘画、镶嵌和浮雕艺术装饰。罗马各朝皇帝也竞相营建大型建筑,奥古斯都以空前的壮举修建了一大批豪华建筑。

——摘编自周义保等《奥古斯都时代罗马城城市特征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东汉洛阳城市规划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罗马城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中西方城市的主要功能。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赢蛖(bàng)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挠(qā0)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苦,令民知所辟就。

——《淮南子·修务训》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班固《白虎通义·号》


上面两段材料对远古人类生活和农业起源的描述有何不同?结合相关史实,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注:按传统社会人均年需求原粮696市斤计算

——改编自李小云等《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粮食供需关系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某一时段,围绕“粮食生产与社会生活”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6-08更新 | 4133次组卷 | 21卷引用:专题02古代中国的经济-十年(2013-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隆庆改元,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请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隆庆六年,郡守罗青霄……议征商税,以及贾舶……万历三年,中丞刘尧诲请税舶以充兵饷,岁额六千……于时商引俱海防官管给,每引征税有差,名曰引税。(东西洋每引税银三两……其后加增东西洋税银六两……)

——张燮《东西洋考》卷7《饷税考》

国朝(指清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至则劳以牛酒,令牙行主之,沿明之习,命曰“十三行”。舶长曰“大班”,次曰“二班”,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乾隆初年,洋行有二十家……至(乾隆)二十五年,洋商立“公行”,专办夷船货税,谓之“外洋行”…

——梁廷枏(nan)《粤海关志》卷25《行商》


阅读材料,想一想:明清时期政府对民间海外贸易是如何管控的?
2022-06-01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1[学思之窗.思考点.问题探究]专辑第 11 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朝初期开放的对外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就是“兼收并蓄”。无论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还是对外交往等方面,始终贯彻这一“兼收并蓄”的思想,表现出一个强大的并且有着领先于世界其他各国文明的帝国的胸襟。这不仅给唐王朝本身带来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利益,而且对以后的中国的历朝历代及世界各国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张瑞涛《唐朝初期的对外政策及其影响》

材料二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清王朝“贵华贱夷”,闭关锁国,与周边国家维持着长期的和平。当时,清朝认为中国是优越和强大的,是世界的中心,四周的藩属邻国以至海外列国是落后野蛮的,应该向中国朝拜进贡。自中外通商以后,清统治者视来华的西人为非我族类的野蛮人,认为应严格加以防范。在这种意识支配下,19世纪初的清朝基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仍留广州一口对外贸易,并不拒绝与各国交往,只是强调对方必须承认中国为天朝上国,追求名义上的藩属朝贡关系,重视名分礼仪等细节。

——据陈小军《简论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及特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初年与清朝前期对外政策的差异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唐朝初年与清朝前期对外政策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
9 . 秦汉、隋唐、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重要时期,都曾出现过盛世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不出10年之内一个新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400年。汉朝在公元前后各经历约200年,全盛时管辖的人口约6000万,足可与罗马帝国相比拟,就是从所控制地域和存在的时间上讲,两个帝国也可以相提并论,只是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下图为陕西乾县唐朝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部分)。大唐盛世,四海升平,万国来朝。该壁画展现了三名唐朝官员(左)在接见使节时的“大国外交”场景,这些使节可能来自东罗马帝国、日本(或新罗)和唐朝东北少数民族地区,他们在向唐朝的代表表达敬意。


材料三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明初统治者进行一系列改革,大大强化了皇权。明朝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有效的管辖。

——部编(五·四学制)《中国历史》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功绩。
(2)材料二描绘了大唐盛世,四海升平,万国来朝的辉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是如何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贞观之治)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明初统治者“大大强化了皇权”的措施。
(4)“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5)1684年,清朝设置的什么机构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朝前期,僧律禁止僧尼畜奴婢、田宅以及资产。僧侣不能从事土地垦殖,尼女亦不得从事纺织。正是基于不耕不织的惯例,多数情况下寺院被排除在世俗税收体制之外,皇寺、功德寺等还享有更多的经济、政治特权。社会中的投机阶层利用寺院特权,将自己的田产以布施的形式寄名于寺进行逃税。在国家税役负担沉重之时,大量贫苦民户便会选择携田入寺,向寺院提供劳动并交纳租金,这显然是要低于世俗课敛的。唐武宗会昌灭佛之后,寺院原有的经济体系被打破,崇尚自给自足,农禅结合的禅宗重新崛起并成为佛教发展的主流。禅宗倡导的禅林经济成为寺院自我供养的主要方式,将农业作为寺院自我供养的途径,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禅宗的田地主要以自己开垦为主,而且建寺与垦殖区域多处于山地丘陵之间,受地形影响,呈现出分布散、规模小且交通不便的特点,这与前期寺院连田阡陌,尽占膏腴形成巨大反差,禅林经济终结了此前寺院作为大土地所有者与国家争利博弈的时代。

——摘编自景旭、孟娟《唐朝寺院与国家之间的田地博弈》


(1)根据材料,概括会昌灭佛前后寺院经济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禅林经济发展的历史作用。
2022-04-27更新 | 552次组卷 | 9卷引用: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2022-2023学年纲要上课时练习+单元测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