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朝在农业和商贸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步。城市生活得到了拓展,城市中的商业资产阶级在经济上(但不是政治上)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到17世纪,在中国商业活动已经很普遍了,甚至比任何一个17世纪的其他国家都普遍。清朝初期,大城市之间和许多贸易城镇之间的商贸活动保持了明代以来的良好发展势头。

历史学家总是喜欢问:为什么中国拥有庞大的、在金融方面成熟的商业阶级,在许多理念和技术方面也有着领先的地位,但却没能突破成为一个典型的工业国家呢?换句话说,为什么中国没能从明朝后期的“商业革命”跃进到西方在一个世纪后才出现的那种“工业革命”呢?

——摘编自(美)菲利普·J.阿德勒《世界文明史》


结合16-17世纪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明朝后期的“商业革命”或“工业革命”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 . 赋役制度是古代管理社会经济的重要手段,我国从春秋开始就已经有了赋役制度,历经几千年的改革演变。阅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明朝中后期赋役制度结构总图结合所学知识,对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进行解释。(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语言规范。)
2021-12-02更新 | 2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京倚汴水建城,便于漕运。……五代至宋,东京逐渐繁盛,如潘楼街南,多是真珠匹帛香药铺席。……潘楼酒店下,买卖衣物书画珍玩。还有瓦舍(娱乐场)勾栏(剧场),演出百戏伎艺。……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二   宋政府在广州、泉州、福州等地设立了市舶司,多次派使臣赴海外招徕外商并管理对外贸易。两宋亦利用民间力量来广招外商,友好往来。每艘海舶船主,也是政府委任的“市舶纲首”,负有在域外“招诱舶商”的任务,规定“诸市舶纲首能招诱舶舟货物,及五万贯者,补官有差”。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要求:史实准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4 . 图1、图2、图3、图4是中国古代四个历史时期的对外交流路线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


图2


图3


图4


从图1、图2、图3、图4 的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信息中,提取相关信息,据此说明其对应的历史时期。(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表述各自成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1、图2分别为西汉、宋朝经济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 西汉经济分布图


图2 宋朝经济分布图


根据材料,指出与西汉经济分布相比,宋朝经济分布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解释。
2021-11-02更新 | 162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业质量联测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以上地图均出自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历史地图册》


比较上述两幅图片,提取宋代至清代间有关经济发展的信息,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021-10-11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2022届高三10月过程性检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来人们常说“晚清大变局”,殊不知,晚明也有大变局。放宽历史的视野,回过头去看一看16世纪至17世纪的中国曾经发生的巨变,不仅对于重新评估晚明史,而且对于看清近代晚清大变局及当代历史,都有重要意义。

如图为《晚明大变局》一书部分章节目录。

——摘编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以“晚明大变局”为主题,从上述材料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清晰,逻辑严密)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是明朝中后期的工商业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提取图中关于工商业发展的两个历史现象,进行合理的历史解读。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是明朝前期部分进口货物交易情况统计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货物名称苏木胡椒乌木檀香
计量单位
规定价格500文3贯500文500文
与琉球贸易价格10贯30贯
与暹罗贸易价格5贯25贯40贯10贯
与满剌加贸易价格20贯40贯10贯

注:1贯=1000文;“—”表示数据缺失。

——据陈尚胜《开放与闲关·中国封建晚期对外关系研究》


对表中数据反映的历史现象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1-05-23更新 | 487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南宋画家楼璹(1090—1162)创作的《耕织图》是我国第一部体系化耕织图,开启了耕织图像系统化、体系化的创作与推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楼璹《耕织图·序》记载,宋高宗即位于江南,“备知民瘼(疾苦),尤以百姓之心为心,未遑它务,下务农之诏”。楼璹当时任临安於潜县令,“笃意民事,慨念农夫蚕妇之作苦,究访始末”,创作了耕织图共45幅,包括耕图从浸种到入仓21幅,织图从浴蚕到剪帛24幅。《耕织图》进献高宗后,高宗十分欣赏,对楼璹进行嘉奖,命翰林图画院摹绘,加以推广。南宋后,各种形式的《耕织图》纷纷出现,并得到历代皇帝的嘉许和推广。


国内著名学者王加华教授研究《耕织图》后认为:“耕织图的编绘并不只是发行一册图画那么简单,也不单纯是为了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而是具有深远的象征与社会治理意义。”


根据材料,指出上述学者的任意两个认识角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加以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