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推行宝钞,禁用金银交易。后由于政府滥发宝钞,民间开始自发使用白银,官方赋役也逐渐改为白银上缴,白银逐渐成为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到16世纪中叶,明政府停发宝钞,并正式确立了白银的官方合法地位。但明朝银矿稀缺,国内开采的白银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白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等

材料二   1816年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实行金本位制,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行了金本位制,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英国在19世纪的国际货币关系中占有统治地位。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再一次发生变迁。

——摘编自李晓耕《权力之巅:国际货币体系的政治缘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白银货币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9世纪世界货币体系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成立的国际货币体系有何积极作用。
2023-02-24更新 | 310次组卷 | 6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唐宋以来的城市发展展现出一种新的城市面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都城汴京最繁荣的商业街是宣德门东的潘楼街、土市子一带,州桥东的相国寺一带等。潘楼街一带是金融中心。金银交易的发达和交子、会子等货币的发达,正说明了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达。相国寺位于城市繁华区,正在汴河北岸,交通便利,因而形成大的交易市场。城内还有一种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这种瓦子全城有五六处。

——摘编自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

材料二   晚唐以来商业中心兴起,至两宋而大盛,促成了中国历史上另一个城市发展的新起点,即商业镇的出现。这些县以下的镇级聚落的发展,主要依托于自身的经济功能而不是行政功能。它们中的大部分是不设城墙的、在交通交汇处以手工业或贸易发展起来的小城市。当发展至一定规模时,政府便赋予它新的城市行政身份。不少镇是在大型商贸城市周边出现的,如在开封府便有31个镇,河南府有22个镇,大名府有20个镇,成都府有19个镇。

——摘编自薛凤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1)据材料一,指出北宋汴京城市发展繁荣的表现。
(2)据材料二,概括两宋时期商业市镇发展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2023-01-03更新 | 289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松江府一带“所出布匹,日以万计”,远销湖广、江西、两广、陕西、山西、北京以及北方边疆地区。……当白银成为合法通货之后,对于这种远距离的商货贸易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三   1757年,清政府关闭厦门、宁波等港口,只留广州一地与外国进行贸易,并规定不许中国官吏与外商直接贸易,由十三行办理一切进出口贸易。

——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材料二中的“本”、“末”各指什么?概括材料反映的经济政策。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反映的政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


材料二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成功实现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贫困人口脱贫,演绎了充分发挥中央权威理性化优势,带动地方政府与社会协同的治理贫困的模式。中国扶贫模式的探索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经济发展进程相一致: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扶贫减贫成效,之后经历了“大水浸灌”的普遍救济式扶贫到区别对待的区域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最终确立了发展式扶贫。中国的扶贫模式是一种基于“共同富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国家目标,而不是西方为赢得选举而安抚选民的功利性社会救济。中国的贫困治理用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在福利分配方面的政治优势,有力挑战了西方传统的福利国家理论,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具有参考性的方案。

——摘编自谢岳《中国贫困治理的政治逻辑》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作出历史解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中国扶贫政策的独特性及意义。
2022-02-2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说宋代“生于忧患,长于忧患”,并不仅仅是从战争和政权对峙的角度看。从黄河流域的气温变化曲线中,我们会注意到,北宋、南宋之交正处于气温的明显低谷期。黄河流域无霜期急剧缩短、农业收成减产。长期活动于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当传统上生活的地带持续寒冷、干旱时,他们便会往更加温暖的地方迁移,这种民族大迁徙会导致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摩擦、冲突甚至战争。北宋时黄河向北摆动首经夺海河口入海;两宋之交由于人为因素,黄河曾夺淮河口入海。这两者之间的广阔区域曾经沦为黄泛区,农业主产区深受其害。

在忧患严重的不利情况下,两宋三百年在经济、文化、制度建设等方面仍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宋代的经济,国内外学者认为发生了所谓的“绿色革命”、“商业革命”“货币革命”、“城市革命”、“信息革命”、“科技革命”等。虽然称“革命”并不合适,但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确实取得了突出进步。

——摘编自邓小南《宋朝的再认识》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宋代“生于忧患,长于忧患”的理解。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任选两个宋代“革命”举例进行说明。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趋势

材料



如图是某位老师授课时的板书内容,请依据如图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板书内容的主题并表述成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主题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2-02-04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河东、平邑、费县四县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商贸线路和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图2   新航路开辟


(1)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全球范围内海上商贸之路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材料二   工业革命不仅是海外领地被欧化的主要原因,也是欧洲庞大的殖民地结构在亚洲和非洲得以建立的重要原因。1870年以后出现的营建帝国的巨大浪潮被称为"新帝国主义",它使地球上的很大一部分地区都成为欧洲少数强国的附属国。殖民地作为数量日益增多的制成品市场;从攫取殖民地的不断增长的欲望中,可以看出帝国主义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密切联系。19世纪期间开始工业化的几个欧洲国家和海外国家很快就在互相争夺市场,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各自的关税,以抑制别国的产品。不久,有人主张,每个工业化国家都应当拥有能够为其制造商提供"不受外国竞争影响的市场"的殖民地。

——选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新帝国主义"出现的主要原因,并概括"新帝国主义"的特点
2022-01-0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唐宋之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兴趣小组在研究唐宋变革时搜集整理的西汉至宋辽金时期节妇烈女对照表。

朝代西汉东汉魏晋隋朝唐朝宋辽金
节妇烈女数量12140165494

——摘编自汪玢玲《中国婚姻史》

材料二   对于唐宋之际诸多社会变革的评估,国内有学者认为,“对比唐宋时代,从阶级状况,到政治制度、军事制度、文化等,列举出不少变化的史实。然而若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则至多只能算是一个小变革期”。

——摘编自李华瑞《唐宋变革论与唐宋之际的变革》


(1)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一?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有关史实,以“唐宋变革”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简单说:好像汉代是在社会上层节制资本,而下层则没有力量管;唐代注意社会下层,由国家来计划分配,而让上层的富民能自由发展。至于汉代之盐铁政策起于武帝征伐匈奴,向外用兵,而唐代租庸调制之破坏,以及茶盐诸税之兴起,也由于玄宗以下,先是向外开疆拓土,直到德宗时代,因向外用兵而引起军人作乱,内战频起,总之是由兵祸而引起了经济制度之变动,则汉唐并无二致。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钱穆关于汉唐经济制度的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21-12-06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文明史:东方的遗产》第三章艺术家的时代中有如下描述: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国力从未恢复。自明皇(唐玄宗)之后的几位皇帝,都无力恢复昔日 唐朝的国威;经过一世纪的苟延残喘,唐朝终于结束了。接着是战火连绵的五代,五个朝代 才延续了 53①。在这种情形下,往往需要一位强人,才能重新建立秩序。在一片混乱中,终于出现一位军人,这位军人建立了宋朝,因为他是这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故被奉为太祖 ②。他又重新恢复了官僚制度、科举制度,并推行一项变法,用一种几乎是社会主义的方法 来控制全国的经济生活,以解决开发资源和消除贫困的问题③。

……

由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爵士在万里长城所发现的一张最早存在的纸,是一种公文的形 式,记载着公元21年到公元137年的事情。因此我们断定这张最老的纸约在公元150年出 现,就是据蔡伦发表他的发明之后五十年而已④。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东方的遗产》


材料中划线部分中有两处史实性的错误,请写出序号,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判断的理 由。(要求:只写出两处序号,理由须史实准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