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人类社会古代的几大文明区域呈点状分布,相互间基本处于隔绝状态,孤立地发展着。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产生了根本性变化,世界几大主要文明区域日益连接起来,人类区域性分散发展的历史开始改变。工业文明兴起后,人类社会历史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跨域,工业文明开始向全球扩展。西欧国家进行的殖民扩张,客观上推进了工业文明的扩展过程。到19世纪末,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世界被列强瓜分,形成了欧洲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增强,世界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第二册

材料二   大量西方工业品向中国倾销,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自然经济的破坏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1531年,玉米传入中国广西。明代末年,它已经传播到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广东、广西、云南十省。还有浙江、福建两省,虽然明代地方志中没有记载,但有其他文献证明在明代已经种植玉米。马铃薯传入我国时间大约是16世纪中期,而红薯也在16世纪末传入中国的广西和福建。由于红薯和马铃薯等农作物有极易种植、产量高等特点,所以它们为清朝人口的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到了18世纪,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

——摘编自张云龙《浅谈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中国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及主要途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中国的影响。
2021-06-20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A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律竹简《金布律》《工律》《工人程》《均工》《司空》等部分中可以看到,秦对官府手工业的各种制度,如产品的品种、数量等,都有详细具体的规定。……劳动者则有工师、工匠、徒、隶等,由曹长领班工作。生产门类有铁的开采和冶铸、铸钱、车辆、兵器、用具、漆树的种植与漆的生产等。产品主要归官用,也有出售的。

——摘自林剑鸣《秦史稿》

材料二   中英占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17501900年)(单位:%)


——依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据材料一概括当时手工业管理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管理制度的影响。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1-08-2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历史上,英国人对于“准时”的理解只是一个粗略概念,大体上只分为“上午、下午、晚上”;但是,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准时“逐渐精准到某一钟点,甚至某刻、某一分钟.而钟表也几乎成为家家户户的必备物件。这一变化反映出
A.贵族追求奢侈的生活方式B.机器大生产对社会的影响
C.英国学校诚信教育的成功D.钟表制作技术的巨大进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根据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介绍,18世纪的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可以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充足资本、原材料和商品市场,从而推动英国领导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但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进行科技发明和应用新设备、新技术的积极性都有所下降,故而最终被美、德超越。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英国缺乏技术基础B.英国缺乏革新动力
C.英国缺乏充足资本D.英国缺乏广阔市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