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战事稀少,社会环境较为安定。在此期间,南方逐渐成为经济发达的地区。北宋灭亡之后,南宋政权偏安一方,南方经济得以进一步发展。此时南方在农业、手工业、商业上都得到了巨大发展,已达到一定的发达水平,农业生产甚至超过北方。此外,自唐至宋元,状元的分布有明显向南推移的趋势。到了元代,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甚至开发前所未有、规模浩大的漕运和海运,也足见南方经济的重要性和其影响力。

——摘编自商字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及其影响分析》

材料二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 中外贸易不断扩大,其主要进口品为鸦片和棉纺织产品,中国主要的出口品仍为茶叶等农副产品。我国出口商品主要为农产品、初级矿产品、手工制品,其科技含量很低,生产规模较小,仍处于自然经济的落后态势中。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渐开辟,19世纪70年代以后鸦片贸易的比重就逐渐减少了,而正常的商品交易则越来越扩大。

——摘编自张易《近代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说明经济重心南移对宋元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商业发展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2 . 1873年,英国领事麦华陀以建筑“一条寻常马路”为名向上海地方当局提出购买上海、吴淞间地皮的要求,并将英商怡和洋行依托“吴淞道路公司”的名义购入的修建铁路所需器材称为“供车路之用”的铁器等件。这一现象可以解释(     
A.列强侵略的两面性B.外商企业的虚伪性C.清朝政府的腐朽性D.通商口岸的独立性
3 . 下表为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部分重要法令。这反映了当时(     

时间

法令

1928年6月

《奖励工艺品暂行条例》

1929年2月

《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奖励法》

1929年7月

《特种工业奖励法》

1932年9月

《奖励工业技术暂行条例》

A.工业产业结构得到了不断优化B.民族工业的发展障碍已被彻底扫除
C.“实业救国”思想已是社会主流D.国民政府注重发挥经济管理的职能
4 . 1890年,张之洞在创办汉阳铁厂时,为了解决铁厂的原料、燃料问题,他推动建立了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等一批近代工矿企业。此外,他还大量选派留学生、创办新式学堂,以培养铁厂所需人才。由此可知,汉阳铁厂的创办(     
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利于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有效抵御了西方经济的入侵D.巩固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
5 . 民国初年,英国公司垄断中国纯碱市场。一战期间“洋碱”进口中断,导致中国很多企业因缺乏原料而停产。民族企业家范旭东创办永利制碱公司,于1926年生产出红三角牌纯碱,结束了洋碱独霸国内市场的历史,并于1927年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红三角牌纯碱(     
A.是近代民族工业全面提升的体现B.是国人实业救国精神的象征
C.是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受挫的见证D.是国民政府奖励实业的产物
6 . 19世纪晚期中国对外贸易状况统计表(单位百万元,指数1871—1873年为100),据如表可知,当时中国(     
年代进口贸易净值指数出口贸易净值指数
1871—1873年106100110100
1881—1883年126118.910898.2
1891—1893年219206.6167151.8

A.外贸状况总体呈现出超态势B.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
C.自主开放促进对外贸易发展D.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并不明显
7 . 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海洋管理机构逐渐形成完备的体系B.已经建立有效的海防力量
C.海洋权益日益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D.海外贸易取得突破性进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奕䜣代表总理衙门奏请添设“天文算学馆”,建议选取20岁以下的满汉官员经考试入馆学习天文算学。山东道监察御史张盛藻率先发难,上奏指责奕䜣是“习为机巧之事”,又“借升途银两以诱之”,是“重名利而伤气节”,请求朝廷予以严厉斥责。据此可知(     
A.官场腐败阻碍洋务运动开展B.总理衙门成为洋务的主导者
C.“中体西用”思想缺乏实施基础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异常艰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统计,民国政府于1912~1916年制定和颁布了86项经济法规。下表所示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若干内容:
1解除开办企业设厂注册的若干限制:商人呈请注册开办厂矿,只要符合《商业注册章程》,即可直接向地方官厅呈请,不必再经商会转呈
2取消清政府对开矿业的各种限制,鼓励商人出资或吸引外资从事矿业开采,且1914年颁布的《矿
业条例》规定,商人从事采矿业当减免矿产税
由此可知,民国政府(     
A.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健康发展B.抵制了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
C.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工业建设D.着力提升国家综合治理能力
10 . 1935年秋,在国民政府担任要职的宋子文调集大量资金注入当时著名的侨资银行——广东银行。虽然他只认购了20万股,非最大股东,但无人敢与其一争高下。经过改组,大家“一致选举”宋子安(宋子文胞弟)担任该行董事长;总经理一职则由宋子文“赏给”了其亲信。这段史实反映了(     
A.官僚资本的扩张B.金融机构的近代化
C.国民政府的腐败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