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统计,民国政府于1912~1916年制定和颁布了86项经济法规。下表所示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若干内容:
1解除开办企业设厂注册的若干限制:商人呈请注册开办厂矿,只要符合《商业注册章程》,即可直接向地方官厅呈请,不必再经商会转呈
2取消清政府对开矿业的各种限制,鼓励商人出资或吸引外资从事矿业开采,且1914年颁布的《矿
业条例》规定,商人从事采矿业当减免矿产税
由此可知,民国政府(     
A.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健康发展B.抵制了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
C.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工业建设D.着力提升国家综合治理能力
2 . 下表为美国学者郝延平统计的《买办在近代民族工业投资表》,从中可以看出
时间类别投资比例(%)
1872—1893轮船航运54.5
煤炭开采67.7
1890—1910机器纺织23.23
1883—1913机器制造27.68

A.民族工业发展迅速B.买办曾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C.买办成为民族工业发展的主力D.重工业是近代民族工业的主体
3 . 下表为晚清税收基本情况表(单位: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项目年代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
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
1849年328177969234250100
1885年30714039235171497708100
1911年481016204416944451529696100

A.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商品经济成为经济主导
C.政府财政状况8趋好转D.农民赋税负担不断减轻
4 . 下表为20世纪初中国部分地区物价参照表。这表明当时
A.工农业之间剪刀差巨大B.西方对中国侵略深入内地
C.农产品的竞争优势明显D.民族工业的国内市场广阔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近代中国产业资本的发展变化表。(“产业资本”主要统计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资本)

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出
A.产业结构不合理B.民族工业发展缓慢C.重工业发展迅速D.民营经济发展较快
2020-01-0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年高三10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为晚清两个不同年份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
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
年代数额(万两)比重(%)数额(万两)比重(%)数额(万两)比重(%)数额(万两)比重(%)
1849328177969234250100
188530714039235171497708100

对此表信息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A.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B.“实业救国”的思潮兴起
C.政府调整工商业政策
D.列强在华投资办厂增多
7 . 下表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从1895—1899年发展状况,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行业18951899发展速度(1895—1900)
棉纺织业华商纱厂纱锭数(枚)1465369564474.7
机制面粉业华商厂产量(万包)20476766330.5
机械采煤业华商厂产量(吨)89145162.3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
A.轻工业成为国家经济的主体B.中国的重工业无从发展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D.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8 . 下表是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表(单位:两白银),从该表可直接得出
年份进口出口
1885年8820001865005711
1895年171696715143293211
1905年447100082227888197
1911年471593943377338166

A.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机会B.进出口增长源于宽松的社会环境
C.清政府面临贸易结构失衡的困境D.对外贸易增长的根本原因是清末新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历史分析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
A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王建(唐)唐朝江边码头有草市
B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C一战期间民族工业新建速度和规模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D遵义会议上,中共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的组织、路线问题,实现了从依赖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问题的转变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