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请填写空白部分的答案)

时间整体发展状况原因(背景)表现影响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使中国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和早期维新思想,促使自然京畿道进一步解体,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甲午战争后甲午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间出现办厂热潮。民族资本的总额增加了一倍多;商办企业的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1912—1919短暂的春天民族资本的投资额大大增加;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物质基础。

2019-06-1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帝国教育改革出现两类公立学堂,一曰“皇堂”,二曰“西堂”。“皇堂”保证满清皇室的皇子们在未谙人事时就在教育上获得最严格的训练。“西堂”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政府资助的,除教授有关“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外,专门修习其他诸如数学或自然科学之类西方课程,“中学”教授中国历史和孔圣人及其他先贤们的著作,“西学”则用英文、法文或日文教习,此类教师虽非国子监毕业,但大都有出国研习经历,他们普遍受到当地满清高官的尊敬和另眼相待。“西堂”的学生们每月还能从政府那儿领到一笔小小的生活补贴,大约为一元或一元五。另外,他们在学堂还有一间免费的住处。
——摘编自香港记者自由通讯汇编《帝国的回忆》
材料二 下表为1902~1904年译书统计简表。
国别
译书类别



其他
总计
百分比
哲学宗教
10
2
23
2
37
7.0
文学艺术
8
3
4
11
26
4.9
史地
8
10
90
20
128
24.0
社会科学
13
3
83
37
136
25.5
自然科学
10
9
73
20
112
21.0
应用科学
3
3
24
26
56
10.5
杂录
5
2
24
7
38
7.1
总计
57
32
321
123
533

百分比
10.7
6.0
60.2
23.1

100.0

——据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西堂”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时期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及原因。
3 . 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2021-11-2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问题导学-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4 .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按照这一思路,从背景、内容、影响三方面对洋务运动作解释。
2021-03-2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小玉回顾近阶段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并绘制了一份表格,请为这张表格制定一个主题,并完成表格相关内容。
(1)主题_________________
名称重大事件背景影响
(2)鸦片战争开创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中国的恶例,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的变化导致了社会矛盾、革命任务的变化,社会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也发生相应变化。
(3)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清政府统治危机严重;列强坚船利炮的刺激;
(4)经历义和团和八国联军打击后社会危机严重,清政府希望以改革方式实现自我拯救。

2020-03-1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卢湾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概述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及其结果。
2019-12-09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从1901年到1907年,张謇先后创办了19个企业单位,初步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发展民族近代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热衷于兴办新式学堂(创办了南通大学),在外地还先后参与或协办了复旦学院、吴淞中国公学、南京高等师范、河海工程学校等大专院校。张謇对社会教育也比较重视,1905年在通州建立了国内第一所博物苑(馆),还陆续创办了图书馆、更俗剧场、伶工学社、盲哑学校等。更俗剧场是新式建筑,舞台上除演员别无闲杂人员出现,台下禁止吐瓜子壳和乱扔果皮,确实起到移风易俗作用。

——《中国近代工商人物志》第一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创办实业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张謇的历史贡献。
8 . 明清时期世界历史发展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欧洲主要国家完成了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产阶级革命再到产业革命的飞跃,相继进入近代工业文明轨道,大大改变了世界面貌。在这一背景下,中华民族的工业化进程艰难起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据《明神宗实录》、乾隆《苏州府志》等文献记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
材料二:
英国工业革命示意图(见下图)

材料三:
中国近代主要洋务企业
类别
企 业
创办人
时间
地点
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1861年
安庆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1865年
上海
民用工业
开平矿务局
李鸿章
1878年
唐山开平镇
汉阳铁厂
张之洞
1890年
汉阳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分析制约这一时期我国向工业文明发展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基本状况。
(3)19世纪中期,英国从北美进口棉花和向东方国家出口大量纺织品分别给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怎样影响?
(4)根据材料三及结合所学的英国工业革命知识,分析在工业化起步阶段中国和英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差异。根据洋务运动的失败结果,指出中国工业化的根本缺陷。
9 . 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毛泽东说“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19141920年,荣氏企业已稳夺“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的桂冠。但好景不长,1920年,荣氏企业从盈余转为亏损。


荣氏企业迅速发展和从盈余转为亏损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2-11-2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10 .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1)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如何?
(3)阻碍此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2021-11-30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问题导学-第21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