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3 道试题
1 . “大包干,大包干……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这是安徽凤阳农民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顺口溜。这种经济体制的优点是
A.发挥了农民的自主性B.生产资料实现了公有制
C.标志着改革的开始D.使农民在对外开放中得到实惠
2011-10-25更新 | 9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卷
2 . 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考生可能选择的素材有(   
①“革命委员会”的广泛建立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④“一五”计划的实行
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②④
3 . 下表反映了我国1961至1962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之间的比例关系,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 )
年份国民经济经比例(%)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196021.826.152.1
196233.330.336.3

A.新中国已经建成工业化国家B.工业化建设严重受阻
C.农业发展最为迅速D.国民经济比例关系趋于合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