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达的古代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9 道试题
1 . 如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有可能填写的是
A.铁犁牛耕B.男耕女织C.土地私有D.自给自足
2021-01-20更新 | 631次组卷 | 40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春秋战国时期,引起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铁农具和牛耕为标志的社会经济发展B.列国纷争
C.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变法运动D.百家争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为东汉画像砖图,学者命名为“纳粮画像砖”。图中房屋应为粮仓,房屋之前有一人著大袖长衣坐席上,手握算筹,右下两个著短衣者,一人在量粮,一人自马车上卸粮。该图所反映的生产关系
A.自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解体B.阻碍了当时农业经济发展
C.有利于维护地主阶级统治D.一定程度抑制了土地兼并
4 . 唐朝《水轮赋》描述当时发明的一种工具:“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终夜有声。”文中描述的工具是
A.B.C.D.
5 . 宋李处权《土贵要予赋水轮》诗:“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桶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这种“水轮”的使用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6 . 根据已发表的考古报告,在江苏地区共发现春秋时期铁器3件,包括农具用铲1件,杂用器具丸1件、条1件;发现战国时期铁器6件,包括农具铁锸1件、2件、镰刀2件,日用器具鼎1件。据此推断当时
A.铁农具的体系齐全B.铁器逐步取代了青铜器
C.冶铁技术得到普及D.农业生产水平有所提升
2021-01-07更新 | 18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1届高三1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我国是农业大国,下列农作物在我国出现最晚的是
A.玉米甘薯B.果麦C.水稻黍D.桑麻
2020-12-30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为中国古代有关水利制度的记载。根据下列记载内容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历代王朝重视水利的兴修B.封建政府重视水资源的管理
C.古代水利立法开始于汉代D.封建官吏控制水权盘剥百姓
2020-12-27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中国古代在春秋以前没有大型水利工程。从春秋末期开始出现大型水利工程,至战国出现了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高潮。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铁器的使用B.社会局面的稳定
C.水利技术的提高D.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出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主义根据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矛盾的不同性质,把人类历史发展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几种社会形态。广义的社会转型是指人类社会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这是一种质的变化;狭义的社会转型是指在同一种社会形态下,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发生了较大甚至较为剧烈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涉及社会形态的变化,只是一种量变。


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知识,提炼材料中有关社会转型的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正确且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0-12-18更新 | 382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