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达的古代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武帝晚年对征战杀伐很是后悔,于是下诏说,方今之务在于力农,任命农学家赵过为搜粟都尉(掌管军粮的官职)。为促进农业发展,赵过推广的农具是(     
A.耦犁B.水排C.筒车D.曲辕犁
2024-02-29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A.B.
C.D.
2023-09-2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汉初,畜力比较缺乏,政府禁止杀牛和盗牛,规定凡是偷盗牛马者,将处以重刑。而到汉武帝时,“始开三边,徙民屯田,皆与犁牛”。这一变化表明当时(     
A.实施重农抑商的政策B.农业耕作技术不断革新
C.生产逐渐恢复并发展D.食物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4 . 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B.井田制度的繁荣
C.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D.商业活动的衰退
2023-06-09更新 | 8507次组卷 | 59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农、牧、桑、渔互养,关中地区粮、草、畜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农、牧、鱼、副结合的桑基鱼塘,使动植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常处在一种良性循环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这说明明清时期(       
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精耕细作技术向纵深发展
C.生态农业模式得到普及D.区域间生产水平差异较大
2023-03-21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齐民要术》记载:“凡黍称田,新开荒为上,大豆底为次,谷底为下……良田小豆底佳,黍底次之。”据此可知,《齐民要术》关注(     
A.精耕细作B.开垦荒田C.休耕轮作D.改良工具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在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葬中,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贡器和900多枚铜镬……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摘编自《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材料三   《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迟也。”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这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
(2)根据材料二,从商代墓葬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耕作方式有何变化?根据材料三,说明这一变化有何历史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
9 . 下列图片是古代不同地区的生产生活组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说明牛耕已成当时主要的生产方式B.都可用于研究古代人们的社会生活
C.都反映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D.都采用了奴隶集体劳动的耕作方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农业给世界带来的改变比之前任何的变革都大。农业的出现(     
①促使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②促进了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的产生
③大大提升女子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④推动了天文、数学等科学技术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