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6-17高一下·江苏南通·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图是关于汉代牛耕技术演进的部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犁耕技术发生革命性变革
B.一牛挽犁取代耦犁
C.有利于农耕生产效率提高
D.耦犁不适合小农经济
3 . 《灌县乡土志》中说:“每岁插秧毕,蜀人奉香烛,把李王,络绎不绝吁。”这里的“李王”是指(       
A.李斯B.李冰C.李世民D.李白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某学者列举的“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技术成就”中的参考条目(部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参考条目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5 . 战国时期,土地的直接耕作者已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农业产量也有很大程度提高,社会贫富差距也明显扩大。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根源是
A.各国税制的改革
B.土地买卖的加剧
C.铁犁牛耕的推广
D.井田制度的瓦解
2016-11-27更新 | 214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北定州中学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2
6 . 先秦时期,古代中国的农耕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转变。那么,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石器锄耕B.刀耕火种C.铁犁牛耕D.机械化耕种
2016-11-27更新 | 214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祖冲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西周时期,实行了垄作法;西汉时实行代田法,还采用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
A.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B.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C.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D.农业技术的变革创新
2016-11-27更新 | 326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奥赛实验部2018-2019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829年,日本记载:“传闻唐国之风,渠堰不便之处,多构水车。无水之地以斯不失其利。此间之民,素无此备,动若焦损,宜下仰民间,作备件器,以为农业之资,其以手转、以足踏、服牛回等,备随便宜。”该记载( )
A.说明日本效法唐朝改革政治制度B.证实唐代水车灌溉技术传入日本
C.彰显中日之间经济文化水平相当D.体现出唐代农业自给自足的特点
9 .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井田制的瓦解
B.导致地主阶级的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2016-11-21更新 | 1149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祖冲之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西汉的《氾胜之书》载:“种麦得时无不善,夏至后七十日可种宿麦,早种则虫而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种稻”。东汉的《四民月令》则说:“凡种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这主要说明
A.古人根据节气探求最佳播种时间
B.两汉时期比较重视对小麦的种植
C.南稻北麦的粮食生产格局已形成
D.稻麦轮作制在两汉时期已被推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