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下图所示,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A.经营更趋市场化B.减少犁耕依赖C.生产日趋专业化D.注重精耕细作
2020-09-22更新 | 207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6届河北定兴三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2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水利工程修建的高潮,例如秦国修建了都江堰和郑国渠等大型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的修建,从根本上说体现了
A.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B.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C.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D.人类对自然的征服
3 . 在河北石家庄赵国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农具,其中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65%;湖南长沙和衡阳楚国墓中,也发现了大量铁农具;辽宁抚顺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更占全部农具的85%以上。这表明当时
A.农耕中已普遍使用畜力B.南北方经济实力发展平衡
C.中国农耕技术世界领先D.铁农具在生产中广泛使用
4 . 《吕氏春秋任地》中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畎(沟)。即在高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这就叫做“上田弃亩”。在低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这就叫“下田弃畎”。这种耕种方法反映出
A.古代人民土地耕作的智慧B.古代人民缺乏应对旱涝的经验
C.古代中央政府积极指导农业生产D.当时铁犁牛耕技术已经普遍应用
5 . 战国末期秦昭王命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而修建的水利工程是
A.芍陂B.都江堰C.郑国渠D.大运河
2020-07-12更新 | 22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战国时期,黄河流域农业发达的主要因素是
A.秦国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B.王景治理黄河以解除水患
C.采用铁犁牛耕等农业生产技术D.关中农民创造翻车灌溉农田
7 .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如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a、b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铁犁牛耕、家庭农业B.奴隶制经济、封建农业
C.集体劳作、自然经济D.集体劳作、铁犁牛耕
2020-06-07更新 | 145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C.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D.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2020-05-22更新 | 548次组卷 | 52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历朝治水活动年平均值统计表
朝代年均工程数朝代年均工程数朝代年均工程数
周、秦0.01750.9320.166
0.1310.883.50
三国0.545五代0.2458.2
0.1103.4812.0
南北朝0.118

据此可推知从周秦至清代(       
A.水利是历朝历代国民经济命脉
B.农业生产发展受制于治水活动的开展
C.国家分裂期治水活动比较活跃
D.国家稳定、国力强盛是治水活动的保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耒耜经》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文中所述农具呈现的新特点是(     
A.回转方便,耕作较为轻便B.灵活自如,控制耕土深浅
C.便于普及,利于山地开垦D.显示人力、牛力协作功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