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战国时期,人们发明了轮作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土地实行休耕制;宋代以后,人们广泛采用梯田耕作法。这些做法
A.旨在减少土地水土流失状况B.扩大了土地开垦面积
C.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D.提高了土地利用强度
2020-11-26更新 | 311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
A.播种方式的变革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铁犁牛耕发展D.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2020-11-21更新 | 265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省清流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卷
4 . 《氾胜之书》提出“种禾无期,因地为时”。《齐民要术》则提出播种施肥要讲“时宜”,南宋《农书·六种之宜》说“种莳之事,各有攸叙。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叙,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绵绵相继。”材料本质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季节性强B.中国农业重视“因时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是精耕细作农业D.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水平较高
2020-11-16更新 | 191次组卷 | 28卷引用: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统计,从汉朝到清朝耕地总面积增长仅不到65%,人口总量却增长数倍,人均耕地面积从14亩减到2亩左右。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重农抑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B.土地兼并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严重不足
C.精耕细作的农业支撑了传统社会的发展D.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严重阻碍社会转型
2020-11-14更新 | 1505次组卷 | 24卷引用: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春秋时期,“耕”“牛”二字经常同时出现在人名中,如“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这种现象可以用来佐证
A.春秋时期出现铁犁牛耕B.春秋时期已出现牛耕
C.春秋时期已经出现铁犁D.春秋时期开始饲养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正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决定这一历史转折的根本因素是
A.诸侯争霸B.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C.铁农具出现和牛耕的推广D.“初税亩”的出现
2020-11-01更新 | 118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唐朝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的农业生产工具。它是
A.耦犁B.水排C.曲辕犁D.翻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A.耧车B.翻车C.筒车D.风力水车
2020-10-23更新 | 260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5-2016学年福建师范大学附中高一下期中历史卷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