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河西走廊地区有许多魏晋十六国墓葬,墓中壁画遗存有诸多“牛耕”图像(图2,图3)。图像艺术表达方式夸张,体现了西域风格与中原文化的进一步融合。据此可知,当时
   
A.农业生产技术向西北地区拓展B.中原人口大量迁往边疆地区
C.中原和西域经济交流条件成熟D.农牧互助缓解了人地间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为古代铁锸图。锸由木耜发展而来,最初完全为木制,后来才演进为木叶上套铁刃。汉代出土文书中,锸多写为“木臿”。据此可知
A.器物变化滞后于文字的变化B.铁农具未完全取代木器农具
C.封建政府统一文字成效显著D.汉代文书繁密导致漏洞百出
2022-03-09更新 | 224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看其形状,推其性质,定其时代。下列四图文物按其所属时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④①②③
2022-03-19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19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模拟卷(一)历史试题
5 . 甘肃嘉峪关出土的魏晋画像砖(如下图)描绘了古人劳动的场景,这可用于研究(     
A.官府控制的对外贸易B.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C.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D.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6 . 目前已发现的汉代牛耕图皆位于北方州郡,这些农耕图像的题材内容从表现人力锄耕逐渐演变为“徙民屯田,皆与犁牛”。这反映了汉代
A.农耕文化向北方拓展B.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C.铁犁牛耕技术的普及D.政府推动耕作技术革新
7 . 图示为“先秦水利图”,春秋战国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水利工程,这一现象说明了
A.农业发展受到多个国家重视B.争霸战争有利于水利工程的修建
C.各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兴修水利是推动国家统一的关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研究发现,在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砖中,山东地区的多呈现王公赏乐、宴乐场景,且田地里劳动者数量众多;而陕西地区多是农牧生活场景,画有家禽或家畜,画面中人的数量并不多。这反映出当时(     
A.农耕经济占据主导B.地区经济发展差异
C.牛耕技术尚未普及D.社会贫富差距明显
9 . 下图为河南南阳市邢营汉代画像石墓出土的“耕耘乐舞百戏图”。图的下层右端为耕耘图:右部为一农妇,梳髻,着长襦,左肩掮锄,柄端系一壶罐,锄部挂一篮状物,似在担浆送食。其前为庄稼地,长满禾苗,田间一农夫,头戴尖顶冠,裸露上身,正努力耕耘。据此可知,当时
A.农耕技术向中原地区扩展B.精耕细作的农业开始形成
C.土地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D.生产中呈现小农经济模式
2022-01-10更新 | 191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六)历史试题
10 . 敦煌莫高窟盛唐第445窟中的犁具为安装了犁壁的曲辕犁(如下图所示)。敦煌莫高窟6、61、100窟牛耕图璧画为五代时期作品,展示的仍然是未安装犁壁的直辕犁耕作方式。据此可知
A.第445窟壁画是虚构作品
B.此时期曲辕犁并未取代直辕犁
C.曲辕犁更适用于南方水田地区
D.曲辕犁先进性不如直辕犁
2021-07-1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三湘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