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材料一 唐前期(618—756)所兴修的163项水利建设中,北方五道就有101项,占全数2/3,……其中河北河南二道就有74项,占全部北方水利建设项目2/3强。唐后期(757—907年唐亡)101项水利工程中,南方五道就有76项。其中以江南道为最多,竞占49项。与此同时,北方诸道的水利建设数字,骤然下降,河南道由前期的20项下降为7项。
——据邹逸麟《从唐代水利建设看与当时社会经济有关的两个问题》
材料二 唐时淮北(今豫东、皖北和苏北的一部分)属河南道,是安史之乱前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北宋时更是成为首善之区,东京物流主要依赖汴河——淮水联运,推动了本地区水运发展,进而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繁荣。这些景象从南宋之后便不复存在。宋、金、元的争战几乎以此地区为前线,而黄河决口改道泛滥更是严重破坏了土壤、水文和地貌等自然生态环境,淮河河床抬高,导致淮河流域十年九灾(旱、涝、蝗)。此外,连年的农民起义很少不发源于淮北地区。
——摘编自吴海涛《淮北的盛衰:成因的历史考察》
(1)材料一反映出唐朝水利建设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所反映的社会状况。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历史上淮北地区逐渐由盛转衰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编自安之若素《文学历史知识》

材料二 都江堰由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组成,鱼嘴与其上游的百丈堤及其下游的内、外金刚堤联合作用,可自动将岷江上游的水流,按照丰水期“内四处六”、枯水期“外四内六”的比例,引入灌区,其工作的原理;满足弯道水流“大水走直、小水走弯”的规律,使灌区内“水旱从人,时无荒年”。都江堰工程分疏治水的理念,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念的具体表现。“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间关系的一种理想境界。一方面,人类活动要顺从自然规律,不能破坏或超越自然规律;另一方面,自然规律又要为人所用,使之服务于人类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摘编自李可可、黎沛虹《都江堰一我国传统治水文化的璀璨明珠》李可可《都江堰一分疏治水的成功典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特征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都江堰工程是如何体现“天人合一”观念的?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都江堰修建的现代意义。
2020-11-0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蜀郡长官李冰认为治蜀 的关键在于治水,通过治水解决蜀地的“水沫之害”,关系到老百姓的生计与当地经济发展。李冰深入实地进行考察,根据岷江流域的地形地貌,制定了蜀郡的治水方略。他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运用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之中,构建了以渠首工程为核心,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系统水利枢纽工程,鱼嘴功能是分流,飞沙堰功能是泄洪排沙,宝瓶口功能是控制内江的水量,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者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科学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等问题,消除了水患。李冰重视灌溉管理,委派水官经管都江堰,并确立了“一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的维修养护制度,制定了“深沟滩、低作堰”的岁修原则。

——摘编自凌栋《论李冰文 化的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李冰治水活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李冰治水活动的历史意义。
4 . 古代城镇的发展和近代转型,可为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西周开国之初直到春秋战国,经历了两次城市建设高潮。第一次,在西周300余年间……其分封的诸侯国由最初的71个发展到1200个之多。第二次,下及春秋战国……到战国末期,城市分布范围更广,除主要集中于陕西关中的泾渭谷地到潼关以东的黄河中、下游地带,以及淮河流域外,长江流域巴、蜀、吴、越等地也有分布。

——摘编自《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与分布》

材料二 明、清两代有些市镇,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城市经济职能都超过了作为传统政治中心的县城,甚至府城,从而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如当时全国著名的四大镇,河南朱仙镇和湖广汉口镇发展为商业市镇;江西景德镇和广东佛山镇,形成为著名的手工业市镇。…… 明、清时期发展的新型城镇经济大多局限于江浙和广东部分地区,沿海和沿江其他地区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而广大内地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摘编自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特别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江南农村部分棉纺织业市镇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但国外工业生产原料需求大增,为部分市镇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世纪末盛泽镇全镇年产丝绸90万匹,镇上绸商在上海建立分庄,称为“申庄”,专事与洋行交易。震泽镇则以生丝加工和外销为特色,“所产之丝多销洋庄厦南洋、印度等地”。嘉定县和上海县则由棉织业转向桑蚕丝业,“兴蚕桑之利,以济棉布之穷”,“鲜茧出售,动以数万计”。

——摘编自樊树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西周至春秋战国出现两次城市建设高潮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城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的城镇化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有哪些。
(3)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中后期江南市镇经济变化的表现。结合所学,指出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
2020-03-1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黄河宁,天下平。”中华民族治理黄河史也是一部治国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大禹治水起,历代屡兴河役,形成了筑提、改道、分疏、束水攻沙等治河理论,以及挑水坝、石堤、放淤等治河技术。宋元两代在黄河设行(外)都水监专事河防;明清两代设河道总督职掌河政。清前中期,治河一直是国之大计,河工每年的正常支出大约数十万两。

——摘编自岑仲勉《黄河变迁通史》

1855年,黄河决口,改道入海“值军务未平、饲粮不继”,清廷遂撇手河务,“着直隶、河南、山东各省督抚饬令地方官吏疏液积源”、“晓逾绅民等量力捐资”。先是地方官绅百姓为自救计在新河道两岸修筑卑矮小埝,继而地方督抚在屡次向清廷推脱未果情形下勉强筑起差强人意的大堤,事实上将原河督的治河职责无奈地承担下来。然地方治河步履维艰、问题重重,这一切折射出清代统治基础之败落。

——摘编自贾国静、王凤青《选择的无奈:晚清黄河治理地方化探析》

材料二 1952年,毛泽东首次出京就到黄河视察,并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1953年,治黄工作“由修防转入治本”,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大批技术干部,分赴20多条支流进行水土查勘,收集第一手资料,在“兴利除害,分步治理”的指导思想下,制定了一个全流域、多目标的综合治理规划。1954年3月,黄河下游春季修堤工程全面开工,实行“以工代赈”、“按劳记工”等办法,许多包工队积极改进工具,推行先进工作方法,工效逐步提高。建国初的黄河治理,不仅顺利地度过了八次大汛,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与国家建设,而且开辟了利用黄河水灌溉华北平原的道路。

——摘编自郭书林、王瑞芳《从治标到治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黄河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黄河治理的特点,并分析清朝前后期黄河治理的变化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黄河治理的成效及原因。
2019-11-26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6 . “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而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是其核心问题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具的变化

材料二   中国茶叶产销量及产销值统计(1836-1838年、1894年)

时间1836-1838年(平均每年)1894年
项目数量(万担)比例%价值(万两)数量(万担)比例%价值(万两)
内销165.2976.781414171.4844.321467
外销5023.22769215.4455.683317
产量215.291002183386.921004784

材料三   我要明确告诉乡亲们,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胡锦涛考察安徽凤阳小岗村时的讲话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图一至图四农业生产工具最早出现的时代。这些农具发展变化对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什么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农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引起变化的原因以及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的讲话中涉及的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它有何重大意义?
2019-10-1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忠县拔山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军入关后,为安置满族诸王、勋臣、解决八旗官兵生计,顺治元年清廷在京畿地区大量圈占土地。史称圈地令,顺治二年,清廷下第二次圈地令,范围扩大到河间、深州、遵化。顺治四年第三次圈地,圈入顺天、保定、河间、易州、遵化、永平等42府。三次共圈占土地35万余顷,“圈田所到,田主登时逐出,其佃户无生者,反依之以耕种焉。”农民或流亡他乡,造成大量流民、乞丐的出现。清初战事频繁,所受地亩并未能悉心耕种,“致失耕种之业,往往地土旷废。”康熙八年(1668年)五月宣布停止圈池,准许壮丁“出旗为民”。康熙二十四年四月下令“嗣后永不许圈”,圈地正式告终。

——摘编自戴逸《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英国很早就出现圈地的现象了,不过到15世纪末羊毛价格迅迹上涨时,圈地运动才大规模开展起来。在宗教改革中,国王把没收的教会领地赐给亲信宠臣,或卖给乡绅、土地投机家、市民、商人和工场主,他们变成新贵族,也大规模地圈占农民土地。根据1630年和1631年的调查报告,莱斯特郡在两年内圈地10万英亩,约占该部土地2%,大部分圈占地变成牧场。大批农民被迫出卖土地,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城市工业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加速了圈地的进行,政府通过议会立法使圈地合法化。1845年以后,圈地运动已近尾声。

——摘编自蒋孟引《英国历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英两国圈地运动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圈地运动的不同影响。

2018-05-0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六)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职业教育一开始就是同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内容不断丰富,有力地推动了古代生产力的发展。夏朝出现学校,其主要职能是向贵族子弟传授军事、卜筮等方面的技能,具有很强的职业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政治职能日益突显,政治道德教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随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腐朽观念的传播,劳动者地位降低,职业技术教育逐渐不被人重视。但医学、算学、天文、艺术等职业教育,受到统治者重视,先后被列入官学课程,并创立了相应的专科学校。《国语》记载:“饬其子弟,相语以事,相示以巧”,说明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父子兄弟间的传承。

——摘编自陈名树《中国古代的职业教育》

材料二   近代英国职业技术教育孕育于17世纪末,主要有两类职业教育机构。一类脱胎于教会举办的慈善学校,……主要面向贫民进行宗教教育和基本职业技能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是基本读写、工业、家庭服务等简单劳动技能,兼具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职能,经费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另一类是19世纪初出现的技工讲习所,它一般由知名人士和工人协会举办,面向工人传授简单的现代生产技术原理和技能。

——摘编自饶贵生等《近现代英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演变及其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近代以来职业教育发展的变化情况及其作用。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安史之乱对我国北方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却推动了南方经济全面快速发展。唐代在南方兴修了大量的农田水利设施;并在低洼湖沼地带筑堤围田,建立起旱涝保收的水网系统,在丘陵地带开发出梯田;南方开始成为国家的主要财赋基地,这些都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开启了重要契机。

——摘编自张晋光《安史之乱对我国南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明清农业较之前代的发展相比,在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方面,则有比较突出的成就。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地瓜)、马铃薯(土豆)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中后期南方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农业发展的表现。
2018-06-08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期的铁锄(1953年于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

《国语·齐语》载:“美金(指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指铁)以铸锄、夷、斸,试诸壤土。”

——《国语·齐语》

在我国,铁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三千三百年前的商代中期,但当时的铁是自然陨铁,而不是人工冶铁。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出现在两千五百年前后,也就是春秋战国之际,铁器已经有了斧、锛、凿各种刀具,中国社会历史进入铁器时代。

——白云翔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帝国前期,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大的贡献,这就是曲辕犁(又称江东犁)的出现。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于在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这对江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陈文华《农具发展史》

材料三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注:状如钉耙,用于刨土)所取代。这倒不是因为铁搭有如何的先进性,根本原因在于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乃粒·稻工》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

——《太湖地区农业史》

(1)材料一中三则材料的选取围绕什么共同的主题?其中哪一则最有实证性,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农业生产变化发展的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如何?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江南耕作技术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018-04-2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