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
A.需要大量劳力
B.适时增加肥力
C.善于积累经验
D.提倡精耕细作
2019-04-16更新 | 561次组卷 | 57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短缺的土地资源和庞大的人口之间的矛盾造就了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尽管人口众多,劳动力仍然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该生产模式反映了
A.精耕细作的生产特点
B.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
C.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
D.人多地少的客观现实
2019-03-15更新 | 976次组卷 | 15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清朝,在江苏、浙江、直隶、奉天等地的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雇工“无资充佃而佣力自活”,“计岁而受直者曰长工,计时而受直者曰短工,计日而受直者曰忙工”。雇工与田主没有主仆卑幼名分,只单纯出卖劳动力。这一现象表明
A.农村中雇佣关系普遍存在
B.农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
C.南方农业比北方更具优势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削弱
2019-02-27更新 | 3111次组卷 | 3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出现于( )
A.春秋战国B.西汉C.东汉D.隋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的出现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D.单位亩产量提高
2019-01-30更新 | 182次组卷 | 53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7 . 使四川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漕渠
D.白渠
2019-01-21更新 | 412次组卷 | 18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北宋梅尧臣《水轮咏》:“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者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利才畎浍间,功欲霖雨并。不学假混沌,亡机抱瓮器。”诗中所咏当时的工具“水轮”应是
A.高转筒车
B.水排
C.翻车
D.耧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河南农谚说:“立春晴一天,农夫不费力”;江苏农谚说:“岁朝东北风,五禾大熟丰;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这些农谚
A.对农业生产有指导作用
B.没有科学可信性
C.注重农业的理论性总结
D.源于农民的无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考古资料统计,秦汉墓葬、村落遗址、冶铁遗址出土的1350件起土铁农具中,犁铧、铧冠、鐴土约计146件(其中,铧冠约计101件,鐴土4件),锸、锄、铲、镢之属1204件。这些信息说明秦汉时期(  )
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C.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D.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