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我国古代有许多农业谚语,如“小满前后,种瓜种豆”、“麦要浇芽,菜要浇花”、“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等。这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的
A.“精耕细作”特点
B.“重农抑商”思想
C.“自给自足”形态
D.“靠天吃饭”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东周时期朝廷软弱无力,列国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看来是个多事之秋。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其中“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指的是
A.重农抑商的实施
B.牛耕推广到全国
C.铁制农具的使用
D.刀耕火种的消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商鞅变法后秦国普遍使用牛耕,商鞅为了重视农业,规定:“盗马者死,盗牛者加。”汉人《盐铁论·散不足篇》中说:“古者(战国和秦),……庶人之乘马者,足以代其劳……行则服梔(轭),止则就犁。这表明当时
A.农业耕作中开始使用了马耕
B.马在战争中的作用增强
C.牛耕与马耕并存的现实
D.牛耕优势不及马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在中国古代所有的生产工具里,农具的数量一直占据首位,在农具中又以整地农具居多。下列使我国的整地农具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并且开始定型化的标志是
A.B.C.D.
7 . “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它指的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赵州桥
2018-06-03更新 | 452次组卷 | 32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的农业生产工具。它是
A.耦犁
B.曲柄锄
C.曲辕犁
D.翻车
2018-05-20更新 | 918次组卷 | 16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战国时《吕氏春秋》总结了利用土地的十大问题,内容涉及整地、用地、改土、耕作、保墒、除草、通风、生长、健壮、高产等方面。这可以用来说明战国时期
A.刀耕火种土地利用率低
B.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出现
C.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
D.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确立
10 . “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
       抱孙带黄犊,但看翠浪舞。”诗中所咏工具
A.是开沟播种结合的耧车B.是可以调节深浅的曲辕犁
C.是鼓风冶铁的工具水排D.是不需人力而自转的筒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