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孔子有两个字“牛”的学生,一个是冉耕,字“伯牛”,另一个是司马耕,字“子牛”。他们俩有趣的名字可以印证的春秋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A.农民可以接受教育
B.牛耕技术出现
C.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
D.铁制生产工具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耒耜经》记载,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材料记载的耕作工具被称为
A.耦犁
B.耧车
C.曲辕犁
D.翻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2019-06-08更新 | 14711次组卷 | 220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战国至秦汉,铁农具和牛耕先后在黄河流域普及,北方旱地采用耕耙耢压锄相结合的抗旱保墒耕作技术开展农业生产。这说明
A.铁器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
B.黄河流域是中国传统农业产生的源头
C.北方农业生产时常遭受旱灾的严重威胁
D.工具的进步有助于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元朝王祯著有《农书》,他提出农业生产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这表明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精耕细作
C.因地制宜
D.注重农时
2019-05-23更新 | 648次组卷 | 17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先秦时期,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中,将一年中每月的物候列出,表明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科学有了长足进步
B.官方重视发展农业经济
C.争霸战争推动农业发展
D.耕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2019-05-08更新 | 1269次组卷 | 36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中国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系列发明创造。形成独特的生产结构、地区分布和技术体系,在农艺水平和单位面积产量等方面居于古代世界的前列。如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时期内容备注
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B.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
C.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D.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
2019-05-02更新 | 245次组卷 | 2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理)试题
8 . 下列图片可以直接用来印证我国古代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C.经济结构的变化
D.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
A.铁器使用
B.筒车的使用
C.牛耕的使用
D.水排的使用
10 . 《汉书》上记载,西汉时每年农田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产约为“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造成当时粮食产量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农民更加勤劳
B.牛耕犁具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
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D.更加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2019-04-18更新 | 284次组卷 | 23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