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农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北宋建立以后,人口增长迅速,据统计,公元989至1110年,北宋全国户数从650万增长到2088万,按每户5口人推算,实际人口应当超过1亿,北宋人口的迅速增长
A.带动了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B.造成人地矛盾日益激化
C.得益于传统农业的突出发展D.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


材料二 汉代农民“外出为庸(佣)”的现象颇为普遍,如“第五访少孤贫,常佣耕以养兄嫂”“申屠蟠家贫,佣为漆工”“栾布穷困,卖庸于齐,为酒家保”等。

材料三 由于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发展的限制,田庄主不可避免地会对田庄内的宾客、徒附和奴隶进行剥削。同时,由于田庄作为一个综合经营的实体能够“闭门成市”,自给自足,使得它带有种游离于社会之外的倾向性。特别是那些拥有大量私人武装的田庄,在国家控制无力时,田庄就会成为割据势力的政治支柱和经济基础,成为国家统一的对立物。如《后汉书·酷吏·李章传》记载:“赵、魏豪右往往屯聚,清河大姓赵纲遂于县界起坞壁,缮甲兵,为在所害。”汉末董卓在郿筑坞,高厚七丈,周围一里一百步“积谷为三十年储”,号曰“万岁坞”。“坞中珍藏有金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锦绮缋毂纨素奇玩,积如丘山。”董卓认为有了郿坞,“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董卓传》)。再者东汉时期的豪族在田庄中隐瞒大量田产和劳动农民创造的物质财富大部分不是作为赋税纳入国库,而是作为地租被田庄主所攫取,影响国家的经济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东汉中央集权的经济力量,“使得东汉封建经济的发展不是像西汉那样表现为封建国家的强大,而是表现为封建国家的贫弱和政治的不稳定”。

——杜庆余《论汉代田庄的历史地位》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与材料三体现的经济现象有什么关系?
(2)根据材料三概括田庄经济的危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学者指出:“小农经济的产生,是中国古代国家集权化进程中制度性选择的必然结果。集权国家的全面介入,是小农经济得以维持的前提。但集权国家复杂政治生态的影响,又是小农经济招致破产的重要因缘之一.小农经济破产之时,也就是集权国家基础崩溃之日。”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国古代
A.国家与小农的共生关系B.国家实现了对土地的直接控制
C.政府重视农耕经济发展D.动荡与剧变是重要的时代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诗经》中“孝”有祭祀先祖、善事父母两种含义。自春秋以来,孝的“善事父母”之义逐渐取代“祭祀先祖”之义成为孝的主流含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血缘观念逐渐淡化B.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提升
C.农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D.人文主义思想开始形成
2021-10-22更新 | 403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精选强化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居延汉简有“言府书”五种,内引光武帝禁止屠杀马牛、砍伐树木等诏书。《汉律类纂》载:“贼伐树木禾稼……准盗论”。这反映了汉代
A.政府限制豪强地主势力B.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C.农业生产环境得到保护D.官府控制商业贸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云梦秦简》记:“(农民向国家)假铁器,(因使用过多)销敝不胜而毁者,为用书(以文书上报),受勿责……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水。不夏月,毋敢夜草而灰,取生荔……毋毒鱼鳖,置阱罔,到七月而纵之。……府中公金钱私贷用之,与盗同法。”从中无法确切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农民承受着各种沉重的徭役负担B.政府注意保护产者的积极性
C.维护生态平衡的理念已有所显现D.政府重视监督官员的规范执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秦汉时期,铁农具的出土数量明显增多,已由战国时期的近一千件增至一千五百多件。从出土地域来看,黄河流域出土的铁农具最多。由此可见,秦汉时期
A.政府提倡重农抑商B.小农经济比较发达
C.精耕细作农业发展D.铁犁牛耕普及全国
2021-09-18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2届新高三上学期开学定位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中国古代长期的经济发展中,形成了以农为天下本务,工贾为末的思维模式,此外,还有“士农工商”天下四民的阶层分化,农业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稳固。这种以农为本思想的形成源自于
A.是人们对土地的长期依赖B.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C.自然经济所体现出的自给自足D.重农思想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我国是栽培稻的起源地,水稻的传播对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距今七千年前,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已出现了发达的稻作文化。黄河流域先秦时代比今天温暖,宜种稻的下隰地较多。《史记·夏本记》《豳风·七月》《小雅.甫田》《白华》《周颂·丰年》等都有多地种植水稻的记载。先秦时代北方产稻地区比现在更广,但种植面积却不大,在黄河流域的作物构成中,稻比不上粟的地位。稻和梁都是珍贵的食品,稻大多是用来酿酒的。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的大规模人口南迁,为稻米种植带来勃勃生机。跟随北方移民一起南下的,还有他们先进的种植技术,这些技术与南方的湿润气候与丰厚土壤一拍即合,大片蛮荒之地变成万顷良田。经过隋、唐、五代到宋朝的不断经营和开发,江南的稻米逐渐成为维系国力的最重要因素。

——摘编自文慧《稻米传奇》

材料三 大约3000年前开始,稻米从中国出发,向北传递到朝鲜,向南影响至越南,2000年前东传到了日本。中国稻米穿越崇山峻岭、漂洋过海,随后陆续传播到西亚、欧洲等地,最终形成了日本学者渡部忠世所说的“稻米之路”。

——摘编自文慧《稻米传奇》


(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先秦时期稻作文化的特点,并简析隋唐到宋代江南稻米广为种植的原因。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稻米之路"形成的作用。
2021-08-29更新 | 40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开始向土地实际耕种者征收租税,有“粟米”,还有“布缕”等。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国家赋税过于繁重B.井田制已经彻底瓦解
C.自然经济雏形显现D.小农经济正逐步确立
2021-08-26更新 | 340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黄泛区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