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B.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C.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2016-11-27更新 | 220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6-2017学年云南省云天化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明代李鼎在《李长卿集》中记载:“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表明
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
B.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C.资本主义萌芽现象出现
D.商品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2016-11-27更新 | 459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丘北一中2018年下学期六月份月考 高一历史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街市制开始形成,“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在宋代之前,这是不可想象的。海外贸易高度繁华,当时整个大宋国的海岸线,北至胶州湾,南至广州湾,再到琼州海峡,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贸。市舶司每年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200万贯,进出口总额约为2000万贯。商业信用非常发达,从北宋到南宋,陆续出现了便钱(类似于银行汇票)现钱公据(类似于现金支票)茶引、盐引、香药引、矾引(类似于有价证券)交子与会子(法币)等商业信用。如果没有发达的商业信用,大宗的或者跨区域的市场交易是不可能达成的。

——摘编自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材料二   地理大发现对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引起了“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流通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多,商路及贸易中心的转移变化,商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和商业、实业组织的发展。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与16世纪欧洲“商业革命”的影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人朱载堉在《十不足》歌写道:“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这说明(        )
A.商品经济发展是促进社会转型的重要因素
B.明代商业发展影响了社会风貌
C.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人们道德水平下降
D.传统农业社会品格已不再适应新的时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有人称,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
A.追求气势恢宏,浪漫神秘B.体现了日益通俗化的趋势
C.注重铺陈排比,追求神韵D.适应了早期资产阶级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都城纪胜》描写都城临安:“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致四鼓(四更)方静,而五鼓(五更)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这表明在宋代
A.坊市界限明显B.抑商政策松动
C.城市政治功能增强D.商业活动不再由官府监管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由于经营规模的狭小和分散,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2)材料中所指的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是什么?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

材料三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材料四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4)作者说它“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经济依据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栋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商品交易打破了时空限制B.定期的集市开始在乡村出现
C.商品来自远距离的长途贩卖D.交易的商品以服务农耕为主
2016-11-18更新 | 10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云南省高三第二次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综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①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 ②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
③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往来频繁   ④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