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宋代,官府强调“民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农,天下事莫重于农”,“毋舍本逐末”。苏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郑至道说,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从中可以看出宋代
A.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C.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D.四民社会地位相同
2021-06-08更新 | 13726次组卷 | 10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北师大附属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隋及唐前期,长安与洛阳是全国性商业都市;唐中期以后,长江流域商业城市崛起,扬州和益州尤其繁华,当时有“扬一益二”之说。这反映了当时(     
A.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B.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
C.南方社会经济影响力上升D.安史之乱使北方日趋衰落
3 . “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材料中宋代“商业革命”的突出表现是指(  )
A.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
B.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商人参与政治,出将入相的现象,如管仲有身为齐相的权势,子贡有与诸侯“分庭抗礼”的礼遇,乌氏保有位比封君的地位。这反映了
A.商人阶层壮大瓦解宗法体系B.专制王权形成依赖商业发展
C.经济发展冲击传统等级秩序D.农商并重思想得到广泛认可
2020-04-23更新 | 628次组卷 | 20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6 . 唐宪宗元和三年,在颁行钱蓄令前,先有安商告示,使商人有所准备。元和七年,政府设立“便换”制度,在解决钱荒问题上考虑到不使商人受损,同时也注意维护债权人的权益。这些现象的出现
A.反映唐朝商人地位有一定的提高
B.说明政府已经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彻底缓解了政府钱币不足的问题
D.体现了小农经济已日益走向没落
7 . 对民间买卖关系,唐《杂令》规定:“诸公私以财物出举者,任依私契,官不为理”。宋代始有红、白契之分,凡加盖官印的契约称为红契,其举证效力高于未加盖官印的私契;经官府验证收税的税契成为剖决纠纷的重要依据。这一变化表明
A.民间交易法制意识增强B.私有财产观念日益普及
C.政府严格限制商业贸易D.经济发展影响经济立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太仓州、海门厅因“种花者多,而种稻者少,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运”。嘉定“其民托命于木棉,因而县不产米,仰食于四方”。据此可知,明清江南地区
A.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
B.抑商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C.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D.粮食手工加工业发展滞后
2019-06-14更新 | 841次组卷 | 39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9 . 北宋时期,白银跻身于流通领域,从而形成了铜钱、铁钱、楮币和银两并行的过渡性货币体系。汴京、临安城内出现了“金银盐钞引交易铺”即不同货币的兑换处。这反映了
A.商业规模的扩大交易频繁B.政府“抑商"政策的松动
C.白银开始出现货币化趋势D.城市发展打破了空间限制
10 . 唐朝后期,在流通领域产生了“便换”,接近于现在的汇票,商人把款项交给某地的某机构或商家,领取票证,然后持票到所属道府,核对凭据无误后,提取款项。这现象反映了当时
A.具有交易凭证功能的纸币产生B.货币金融领域出现变革
C.完善的商业信用体系已经建立D.重农抑商政策日益松动
2020-07-29更新 | 491次组卷 | 14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