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清之际,江南地区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正所谓“天下之士多出于商”,“豪杰有智略之人”也多致力于经商。嘉道时期,士商相混的趋势愈演愈甚。这表明
A.传统四民社会加速瓦解
B.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削弱
C.理学义利观正受到冲击
D.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2019-04-03更新 | 925次组卷 | 19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宋朝“商业革命”的是
A.统一货币“半两钱”
B.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
C.出现了纸币“交子”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
2017-05-04更新 | 1386次组卷 | 30卷引用:海南省2011高中历史基础会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代后期,有学者谓:江南一带,以前“四民各有定业,百姓安于农亩,无有他志……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这一现象反映了
A.士、农、工、商结构被彻底打破
B.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C.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人们的观念
D.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2018-04-03更新 | 1142次组卷 | 24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题(等级考)
4 . 《夷坚志》是南宋的文言志怪集,内容大多记录宋人奇闻异事以及普通居民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特殊之事。书中描绘了临安城中:瓦市有“卖冻鱼吴翁”;太庙前徐道寿在此居住,“以鬻香为业”:清晨街头“有卖豆乳者来,数女妇从宅出就买”等场景。这有助于了解
A.中外经济联系的频繁B.工商皆本思想的影响
C.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D.主流文学体裁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六月,上海船户张元隆揽装商客价值数万两银的布匹、瓷器“前往辽东贸易”;同年八月,松江船户张永升揽装茶叶、布、碗等货物“前往关东贸易”。这说明当时
A.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B.民间贸易缺乏政府监督
C.出现了实力强大的商帮
D.长途贩运贸易较为活跃
2019-03-10更新 | 861次组卷 | 24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19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明末小说《三言二拍》中,描写使用白银的社会阶层十分广泛,上至皇帝、官吏、富商,下至家丁、商贩、僧尼,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当介绍人物时,伴随着籍贯、年龄、职业的介绍之外往往还要附上家庭财产状况,比如“家资巨富”、“广有家财”,或“富民”、“富翁”等,一个人所拥有财富的多少已成为其身份的标志。由此可知明末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B.倡导求实精神,平等观念传播
C.商人地位提升,传统社会解体D.商品经济发展,价值观念变化
7 . 对民间买卖关系,唐《杂令》规定:“诸公私以财物出举者,任依私契,官不为理”。宋代始有红、白契之分,凡加盖官印的契约称为红契,其举证效力高于未加盖官印的私契;经官府验证收税的税契成为剖决纠纷的重要依据。这一变化表明
A.民间交易法制意识增强B.私有财产观念日益普及
C.政府严格限制商业贸易D.经济发展影响经济立法
8 . 下面关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演变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于秦朝时期B.从中国出发,向西航行可到达欧洲
C.广州、泉州、长安是重要的交易枢纽D.郑和下西洋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明朝前期,政府规定∶除朝贡贸易外,民间不得从事海外贸易;隆庆元年(1567 年),政府对海外贸易政策进行调整,开放海禁。这一变化
A.导致了朝贡贸易体系的瓦解B.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维护了沿海地区秩序的稳定D.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2022-02-25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与前代相比,宋朝社会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以下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门第观念淡化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放松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