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 道试题
1 . “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2022-01-12更新 | 372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北黄石四校高一下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2 . 有学者指出:当古代中国历史上首次面临先后来自海盗及日本倭寇骚扰时,明朝廷采取海禁政策就是基于“筑长城御敌于千里之外”的思想,欲利用海洋这一天然屏障以阻隔海上敌对势力进犯。在该学者看来
A.海禁政策造成了严重的后果B.倭患严重危及明朝专制统治
C.明朝国家治理水平较为低下D.海禁政策的制定具有必要性
3 . 乾隆帝在回复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要求时提到:“向来西洋各国及尔国夷商赴天朝贸易,悉于澳门互市,历久相沿,己非一日。……今尔国使臣于定例之外多有陈乞,大乖仰体天朝加惠远人,抚育四夷之道:……若俱纷纷效尤,以难行之事妄行干渎,岂能曲循所请……是以命大臣等向使臣等详加开导,遣令回国。”该回复反映出
A.清朝拒绝与英国通商贸易B.清朝拒绝给予英国优惠待遇
C.清朝对外充满天朝上国心态D.清朝反对另外开特例给英国
4 . 明代海上贸易,经历了从区域到全球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中外私人贸易发展、成长、成熟和最终合法化。白银需求促使明后期海外政策与海外贸易模式转变,进而推动了传统丝绸之路的极大扩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晚明海上贸易使白银大量流出B.全球化源于明朝白银货币化
C.明代走向世界缘于内部驱动力D.明王朝主导了世界海上贸易
5 . 雍正皇帝的谕旨中说:“此辈多系不安分之人,若听其去来任意,伊等益无顾忌,轻去其乡,而飘外国者益重矣。嗣后礼定限期,若逾限不回,是其人甘心流移外方,无可悯惜,朕亦不许令其复回。”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清朝海外贸易已经禁绝B.海禁政策的不断强化
C.清政府对航海者的关注D.西方国家吸引力较强
6 . 下表所示为清代前中期沿海、长江、运河诸关关税及其在全国关税总额中的比重。据表可知,清代前期
分类康熙中叶雍正初年乾隆中叶嘉庆中叶
全国关税总额(万两)122.0151.5459.6488.9
沿海诸关:税额(万两)
占总额(%)
18.2
14.9%
23.5
13.4%
106.4
23.2%
188.6
38.6%
长江诸关:税额(万两)
占总额(%)
37.3
30.6%
48.7
32.1%
114.6
24.9%
134.7
27.6%
运河诸关:税额(万两)
占总额(%)
61.6
50.5%
61.4
40.6%
150.5
32.8%
140.0
28.6%
三者合计:税额(万两)
占总额(%)
117.1
96.0%
133.6
88.2%
371.5
80.8%
463.3
94.8%

A.关税成为国家主要税源B.江南地区经济地位下降
C.海外贸易呈发展的趋势D.重农抑商政策日渐松弛
7 . 康熙二十三年,即开放海禁,翌年设立江(上海)浙(宁波)闽(漳州)粤(广州)四海关。乾隆二十二年起清廷实行“独口通商”政策,将国内与西洋各国的贸易集中于粤海关一口。这一变化
A.振兴了沿海经济B.保护了民族工业
C.顺应了时代潮流D.妨碍了中外交流
8 .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的殖民侵略   ④阻碍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1-01-23更新 | 331次组卷 | 72卷引用:2012-2013学年湖北荆州监利县柘木中学高一下期月考历史卷
9 . 明朝平息倭患以后,海洋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开启了两种海上贸易模式: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州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这一变化(     
A.说明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B.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客观上顺应了新航路的开辟D.促使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020-12-29更新 | 747次组卷 | 34卷引用:湖北省汉川市第二中学2018-2019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卷
10 . 清朝在制订本国商人出海贸易的管理制度时,依据的是"重农抑商"观念;而在制订外商来华贸易的管理制度时,依据的则是"怀柔远人"的思想。据此可知,清朝的外贸管理理念
A.对社会转型产生不利影响B.有利于扭转贸易逆差的局面
C.纠正了明代"海禁"弊端D.直接导致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