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土地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在许下屯田,第二年,下令“州郡例置田官”,把屯田推广到其他地区。政府将招募或强制迁移的流民“各五十人为一屯,屯置司马”,司马之上逐级为屯田都尉、典农中郎将或典农校尉,中央则为大司农总领,自成一系统,不属于郡县,政府对屯田民众收取50%到60%的田租。屯田的推行(     
A.减轻了屯田民众的田租负担B.不属郡县不利于中央集权
C.保证了社会生产的基本进行D.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隋炀帝时,势倾当朝的左卫大将军、许国公宇文述占田违限,刑部尚书李园通“判字文述田以还民”。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农民经济负担减轻B.严刑峻法思想推行
C.官员特殊权益消失D.均田制的贯彻实施
2022-08-30更新 | 2978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聊城颐中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历史试题
3 . 如图为西周晚期的散氏盘。其内底铭文为一篇土地转让契约,记述了矢(cè)国攻打散国,周天子应散国之请派人调解,并见证矢人赔付给散氏田地、划定赔付的田地及封界,最后举行盟誓之事。这表明当时
A.青铜器的功用发生改变B.盟誓活动强化了宗法制
C.旧的井田制度已经瓦解D.传统规制出现重要变化
2022-05-17更新 | 817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北魏太和九年颁行《地令》,共15条。《地令》第1条前部,第2、4、5、7、8、9、10、13、14诸条款,都有关于国家授田与土地还受的内容。《地令》第3条后款规定各户原有桑田“不在还受之限”,第6条规定“诸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恒从见口……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这表明当时
A.土地国有与现实存在冲突B.自耕农经济出现了衰退
C.国家土地政策并不够完备D.土地国有制逐渐被废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为东汉画像砖中的收租图:粮仓前的广场上,仆人们忙着清点粮食入仓,有二人端坐席前监收。此图可以用来探究当时的
A.精耕细作技术B.小农经济形态C.商品贸易规模D.土地经营方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北宋时有人指出:“国家承平日久,田野滋辟,下民售易不常,奸弊百出。”南宋人袁采在《袁氏世范》中称:“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这些现象表明宋代
A.土地兼并威胁社会稳定B.土地所有权频繁转移
C.土地私有制约商品交易D.土地私有化程度削弱
7 . 战国时期,魏国考选武卒,中试者“利其田宅”;吴起任魏国“西河之守”时,为攻秦国小亭,以“上田”为悬赏;秦国颁行二十等爵制,一级爵位可得田一顷。这表明当时
A.统一趋势日益加强B.选官标准发生变化
C.新统治秩序已确立D.土地私有得到认可
2021-12-16更新 | 13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12月抽测历史试题(A卷)
8 . 周代的井田土地权归君王所有,个人不得买卖,只可继承。对不遵守国家法纪,反抗君王者和不忠不孝者,要削夺他们的田地。这些规定
A.客观上缓和了阶级矛盾B.有利于土地私有制确立
C.助长了土地兼并的现象D.以政权力量维持井田制
2021-09-29更新 | 1137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明德学校(山大附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