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土地所有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张家山汉简的发现为研究汉代田宅制度提供了依据。名田制是秦汉时期以军功爵为基础的在地广人稀处制定的土地制度:地位较高的关内侯,其宅地面积为95顷;最低等级的司寇、隐官,受田0.5顷,宅地0.5宅。后由于爵位泛滥、人口增加和开垦的放缓遭到破坏。这一制度的崩溃本质上反映出
A.土地兼并制度存在内在矛盾B.休养生息的治国理念不合实际
C.爵位优先触犯官僚阶级利益D.大土地所有者与小农存在矛盾
2022-04-1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同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据《岳麓秦筒》记载,秦王政十八年,大夫沛把“稻田廿亩”分给了家中的男仆“识”,并得到当地官府认可,“识”后来成为单独立户的士伍。这说明当时
A.奴隶制度盛行B.人身依附关系弱
C.土地兼并严重D.土地私有制出现
2021-04-12更新 | 109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史料记载:明末“有田者十一,为人佃作者十九”清代乾隆年间,则同样出现了“占有者十无一二,佃田者十之四五,而无可佃者十分之三四”的情势。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A.农业商品化的影响B.社会结构的变动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D.土地制度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秦朝《盗律》中明确规定: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在《法律答问》中亦阳确规定:私自移动田界(“盗徙封”),要判处“耐”刑(一说剃去鬓发,表示犯罪;一说为二年刑)。由此可知,秦朝的这些律令
A.意在维护土地私有B.反映秦朝奉行严刑峻法
C.使土地私有合法化D.利于了解秦朝经济生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宋代始,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造成这种形式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乐于接受这种经营方式B.土地兼并造成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
C.封建人身领队关系的彻底废除D.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郭沫若认为:《春秋》一书中在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只有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事实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C.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D.土地国有制度的不断完善
2020-06-15更新 | 185次组卷 | 5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历史(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春秋前期,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一都按田亩实税。其主要历史影响是(   )
A.加速速土地私有化发展B.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C.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D.加剧地方割据混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
A.政府“不抑兼并”B.地主阶级掌握专制政权
C.重农抑商政策D.地主土地私有制
9 . 陈旭麓指出,“在一个王朝的休养生息之期过去之后,土地集中日渐月积地成为南北东西的普遍现象。”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地主的强取豪夺
B.重农抑商思想影响
C.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史纲要》载:战国初,赵中牟之人已有卖住宅,园圃者。到战国末土地买卖之风更盛。……土地买卖的频繁,促进了新兴地主的形成和发展。……贫富迅速分化使新兴的地主阶级取得了大量的土地,同时也获得了政治上的统治权,出现这些变化主要是因为
A.土地兼并之风的盛行
B.贫富分化不断加剧
C.新兴地主阶级的壮大
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2019-07-12更新 | 616次组卷 | 23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