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土地所有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从西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废井田,开阡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分封制的瓦解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
2022-03-02更新 | 131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华东师大学者杨勇在评价公元5——8世纪中国的经济制度时指出:农民手中的土地与国家的租调收入结构相适应,国家控制的部分土地产权成为国家获取租税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户获得了土地及其部分的使用、收益和转让权,但其经营行为却被国家控制。这说明国家通过这一制度
A.使土地兼并逐渐取得合法地位
B.将农民的土地产权结构纳进国家的利益框架
C.加速了大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
D.实现了对私人土地产权自由交易的完全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朝户籍有主、客户之分,但主、客户的身份不是绝对不变的,客户一旦拥有土地就能够上升为主户,主户若完全丧失土地便降为客户。此外,主户又分为五个等级,上等户与下等户时有变动。归根结底这是由于
A.宋代各阶层流动性增强B.客户摆脱了被剥削地位
C.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减弱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代敦煌户籍残卷记载,公元700年,户主张玄均34岁为丁男,户内另有丁男1人,寡1人,合应授田230亩,而其实际授田为5亩;公元721年,董思切一户应授田131亩,而实授田为28亩。这一状况出现表明(     
A.人口数量急剧膨胀B.藩镇割据导致混乱
C.土地兼并日趋严重D.均田制遭到了破坏
2021-12-04更新 | 181次组卷 | 1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北师大附属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B.封建皇权的强化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思想文化的专制
2021-10-12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公主岭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抑制土地兼并以缓和阶级矛盾
B.限制地主特权以减轻农民负担
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D.责令地主将兼并之财上缴国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从它一产生就与土地兼并、贫富分化并臻而至,社会一再遭受破坏,连它本身也不能正常存在。它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国家的适度干预,需要广大劳动人民的斗争。”材料中的“它”是指
A.闭关锁国政策B.重农抑商政策C.土地私有制D.盐铁专卖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郭沫若认为:《春秋》一书中在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只有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事实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C.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D.土地国有制度的不断完善
2020-06-15更新 | 185次组卷 | 55卷引用:2012-201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十二中高二3月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北魏至唐朝中叶,政府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能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租税,服徭役、兵役。这一措施
A.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土地兼并B.使政权失去地主阶级的支持
C.封建土地私有制度被废除D.使农民的负担重于以往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