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这里说的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选;所谓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并不是平行的、各自独立的。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规定着横向发展的规模和广度。横向发展一方面受纵向发展的制约,一方面又对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它们共同的基础和最终的推动力量是物质生产的进步。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整理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晚期,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1432-1481年)结束了拜占庭帝国统治时期给予欧洲人的贸易特权,而蒙古帝国消失后中亚的混乱状态也威胁着传统商路的安全。传统的地中海航行是沿着海岸线的路线,仅有的外海航行也主要分布在各个海岛之间,其贸易需求也多来自于富裕阶层。但到中世纪晚期,由于人口的膨胀、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扩大贸易的需求也日益凸显。

——摘编自马锋   苏巍峰《浅论奥斯曼土耳其的堀起与新航路开辟的关系》

材料二   欧洲通往美洲的新航线开通后,来往于欧、美的船只日益频繁,它们把一船船欧洲的物品运抵美洲,又把一船船美洲的金银运回欧洲。当然,在这种交换中总是印第安人吃大亏。来往的船只还把欧洲的生产方式、农作物品种和家畜等传到美洲,美洲的玉米、番茄等也传到了欧洲。另外,作为探险家的哥伦布不但开辟了欧美间的航线,他还是第一个对大西洋作了考察记录的人。他的航海日记不仅对东北信风和海流作了观测,还留下了许多大西洋和美洲的原始资料,这无疑对以后地理学、海洋学、历史学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杨凤霞   宁波《对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的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世纪晚期,东西方传统贸易商路衰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欧洲通往美洲的航线开通的影响。
3 .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徐光启是学术界公认的“开中西交流风气之先的人”,公元16D.4年考取进士,曾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16、17世纪,即中国明代晚期,地理大发现和文艺复兴使西方一些国家摆脱中世纪神学的桎梏,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同时,也激起这些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向东方殖民和传教的热潮。而此时,中国的古典天文学经历了宋、元时代的高速发展后进入衰落阶段。就这样,西方近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首次接触。
徐光启是“最早一批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中国人,他第一次把西方文化纳入中国文化,以便为我们民族寻求一条更好的发展道路”。更可贵的是,在明末崇尚空谈,孜孜于八股文的社会学风下,徐光启独树一帜,极力提倡学习实用知识,而且不顾社会保守势力的压制,第一个把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介绍到中国。

摘编自夏淑娟《徐光启与西学东渐》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徐光启学习西方科学知识的背景。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徐光启学习西方的思想和实践。
2018-02-2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凌源市实验中学、凌源二中2018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在美洲发现之前,各个国家,甚至在欧洲,彼此还很少来往,整个说来,贸易所占的地位很不显著。只是在找到通往东印度的新航线之后和在美洲开辟了对欧洲商业民族有利的广阔活动场所之后,英国才开始越来越把贸易集中在自己手中,这就使其他欧洲国家不得不日益紧密地靠拢。”这一评述说明新航路开辟
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B.推动欧洲联合的实现
C.确立了英国为中心的殖民体系D.加速垄断组织的形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金融学专家陈志武教授曾提出一个命题:“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他指出,当前中学和大学的历史教育中认为:“西方的兴起靠的是掠夺,然后才有金融的发达,科技进步,才有今天的现代化,即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然而陈志武坚决予以否定并论证两点:一是在16世纪西班牙从美洲掠夺金银之前,西欧商业银行的发达程度已非常高,足以解决跨国贸易支付问题。二是如果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掠夺,为什么成吉思汗的蒙古掠夺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为什么最早征服美洲大陆并从拉美掠夺了大量金银的西班牙从17世纪就开始没落?为什么藏在地下的石油资源没有让当今的中东国家成为世界强国?如果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的观点成立的话,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方面的发展,也没有认识到古希腊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这些发展给西欧以超前的制度和崛起的实力。

                              ——《历史教学》2012.2


根据材料简要评述关于掠夺与西方崛起关系。(要求:围绕材料任选一种观点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观点任选一种即可。)
2019-08-07更新 | 177次组卷 | 2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针对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地位变化问题,有学者认为:

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主要指中国)的奇迹:迅速增长的人口中生活水平有节制但稳定的提高;结尾简短的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有相当少量的人口,似乎享有甚至更快的人均增长率(尽管或许不是太快)。如果世界结束于1945年,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我们大部分人——至少是在西方——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和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的诞生成长。在2002年,历史再度发生了位移。如果我们用总量指标作判断,1945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头戏并不是发生在西方,而是发生在东亚(和东南亚的部分地区),那里至少曾保持部分的政治独立,同时使西方的技术适应它们完全不同的社会传统和天赋资源,而不是简单地模仿西方。即使我们根据人均指标作判断,日本也明显赶上了最富有的西方国家;台湾和南韩没有落后很远,中国沿海重要地区现在看来正在紧随其后。

——摘编自【美】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

评析材料中关于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区域地位变化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个观点,赞同或反对,或另有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7 . 中国是世界的一个部分,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

从14世纪中叶到19世纪欧洲人开始真正侵入中国为止,这整个时代是人类有史以来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伟大时代之一;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农业经济、儒家生活方式、选拔政府官员的考试制度和身居北京的天子的受人尊敬的统治——一直在顺利地、令人满意地继续着。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1)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参照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从14世纪中叶到19世纪欧洲人开始真正侵入中国为止”,中国“传统的制度和习俗”“一直在顺利地、令人满意地继续着”这一观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图是1500—1640年英国小麦价格变化示意图。对该变化趋势的成因评述正确的是

A.货币贬值引起商品价格持续上升
B.殖民地为小麦出口提供了广阔市场
C.工业城市发展使粮食需求量大增
D.市场经济环境下价格随需求波动
2017-10-11更新 | 460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真题
9 . 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以下问答
材料一 
《全球通史》的作者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作中说:“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簇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人类社会的发展才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材料二 在上古、古代和中世纪,世界上只有区域性大国,而没有全球性大国……西方世界兴起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成为大国,担后来降为二流国家。

————《大国的崛起》


材料三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 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 世纪 80 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 世纪末 18 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 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 18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
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 500 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导致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原因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葡萄牙、西班牙成为大国和降为二流国家的原因。
(3)概括玉米在 200 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
(4)历史学家为什么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2009-12-01更新 | 6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卷(全国卷2,辽宁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