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马克思曾经指出:“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历史》

材料二   葡萄牙人在通商地沿岸建立据点,用镜子、别针、玻璃球及廉价的手工业品和玩具,骗取土著居民的宝石、珍珠、象牙等贵重物品。16世纪,第一批黑人从非洲被运到海地,持续时间长达三四百年。17世纪时,每个黑奴在非洲的离岸价是25英镑,而在美洲每个黑奴可售150英镑,利润高达好几倍。1757—181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印度获得的财富达十亿英镑。公司职员、殖民军头目克莱武靠殖民活动发迹,从一个不名一文的穷光蛋变成腰缠二十余万英镑的阔佬。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


(1)简要概括材料一中“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殖民主义者暴富的重要途径,指出16世纪第一批被贩运非洲黑人的命运。
2020-09-25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德琳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生物学家认为,自哥伦布大交换发生后,生物系统中曾经截然不同的地方都变得相似了。……“冒烟的草叶”是第一个扩散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产品,成为大交换浪潮的浪头。大交换的影响是多方位的。马克思曾经指出:“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

——据吴于廑《世界历史》【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等整理

材料二   美洲历史通常被说成是欧洲人来到一片几乎无人居住的荒野。但是数个世纪以来,大多数外来者都是非洲人,而这片土地并不是空荡荡的,而是住满了数以百万计的原住民。……当教科书开始认识到这一半球中的大多数人口的构成的时候,这些人也大都被描绘成欧洲人扩张中的无助的受害者:印第安人在殖民者的袭击到来之前逃跑,非洲人被套上枷锁在种植园中被鞭子驱赶着劳作。……奴隶制迫使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和印第安人忍受痛苦而悲惨的生活,迫使这些地区卷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摘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1)指出材料一中“冒烟的草叶”的传播路径,结合所学简要概括15、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打破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闭关自守状态的一系列重大转折。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归纳殖民主义者暴富的重要途径,指出16世纪第一批被掠贩非洲黑人的命运。
2020-01-09更新 | 4964次组卷 | 59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兴宁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水平科)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借词是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中“借”来的词,通常这种词都是音译词。历史上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在交往交流中,当某种物品或文化现象的名称在交流一方使用的话言中并不存在,借词就产生了。外国语与汉语之间互相借词使用,也由来已久,成为印证历史发展的缩影。

材料一   秦朝到明朝中期,进入英语的汉语借词主要是China(瓷器)、silk(丝)等几个音译借词。明朝中期到辛亥革命,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得到迅猛发展,主要是吸收了闽粤两地的方言发音习惯产生的音译借词,如Moyune(婺源茶)、TSatlee(生丝)Coolie(苦力)等词汇。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有关饮食的有:bokChoy(小白菜)等;2.有关植物、水果的有:Longan(龙眼)、ginseng(人参)等;3.有关商业组织、文化习俗的有:hong(商行)、kowtow(叩头)、KungIteiFatChoy(恭喜发财)等。

——据陶岳炼《从英语中汉语借词看中国文化的影响》

材料二   20世纪上半期,出现了俄语词语被汉语借用的现象,尤其是1921年至1958年期间。例如:布尔什维克()红军()苏维埃()马克思列宁主义()等。50年代,一款苏联女士服装风靡我国,这就是被我国女士称为布拉吉(rmaTbe)的连衣裙。

——据玛利娅《源于俄语的汉语外来词的分类和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期前后英语借词汉语现象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俄语词语被汉语借用所呈现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背景.

4 . 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海军《火预言:2049年的世界》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指出1640年~1870年间英国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政治、经济条件。

材料二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机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归纳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3)、结合材料三中克林顿和卡斯特罗的观点,谈谈如何“正确看待世界经济全球化”?

(4)、如果你是中国领导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的未来五年,你打算如何发展我国的经济。

2017-12-1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广雅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三开学摸底测试试题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   多桅大帆船星盘新型航海图


材料三   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其他欧洲水手的远航探险以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传播。与早先的物种交流不同,哥伦布交换涉及了很多根本不同的动植物品种与疾病。因为几千年来,东西半球与大洋洲的物种都是独立地沿着各自的轨迹进化的。欧洲的航海探险在这些生物地域之间建立了联系,引发了物种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永久性变化。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哥伦布交换”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对于16世纪西欧“价格革命”发生的原因,传统的货币数量理论往往侧重于美洲进口金银的影响。但后来有学者认为,更要考虑欧洲由农本向重商的转变,商品经济的发达才是“价格革命”的深刻根源。近年又有学者从气候、人口增长、粮食供应等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些因素对“价格革命”产生了催化剂作用。据此可知
A.历史认识取决于时代的变化
B.材料全面完整地归纳了“价格革命”的原因
C.随着研究视角的拓展而趋于全面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更可信
2021-06-22更新 | 282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兴宁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选考科)
7 . 胡椒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生活中应用最广、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香料。围绕小小胡椒,一部纷繁的全球贸易史就此展开,胡椒的全球史既是一部经济史,又是一部血泪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99710日上午,达·伽马的船队返航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大批胡椒从海上到达的消息到处风传。里斯本的胡椒价格当天下午即下跌一半,胡椒商纷纷宣告破产。据研究,葡萄牙胡椒贸易的利润高达150%。“西非的黄金,加上亚洲的胡椒和香料,实际上到1506年已构成葡萄牙国家收入的一半以上,组成了‘帝国经济的基础’”。

——摘编自田汝康《郑和海外航行与胡椒运销》

材料二   胡椒的流通见证了大航海时代帝国的崛起与世界贸易的发展。葡萄牙人在15世纪末成为最早航至印度的欧洲人,在其后的一百年间,他们一直企图控制胡椒贸易,但未能如愿。1718世纪,荷兰人和英国人也想要取得掌控权,黑胡椒的历史和这两家罪恶的殖民主义性质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及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密不可分。荷兰人将鸦片当作印度马拉巴尔海岸生产胡椒的货款,也催生了罪恶的鸦片贸易。所以伏尔泰说,自1500年后,在印度取得的胡椒没有“未被血染红的”。

——摘编自【美】玛乔丽·谢弗《胡椒的全球史:财富、冒险与殖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批胡椒从海上到达”的社会条件及其对葡萄牙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椒贸易全球化”的影响。
2022-09-18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2-2023学年高一初高衔接素养测试历史试题
8 . 随着人类联系日益密切与相互交往的不断扩大,世界市场也在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从而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起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欧洲人把自己来到西半球的事件,称之为“地理大发现”。

材料三   两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

时间发明者国家发明成果
1782瓦特英国改进蒸汽机
1825史蒂芬孙英国蒸汽机试车成功
1866西门子德国发电机
1876贝尔美国电话机
1882爱迪生美国纽约市珍珠发电厂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这条通道被人们称作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中国相比,近代西方对外交往主要采取什么方式?概括指出“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有何不同,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2022-08-02更新 | 104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东方红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29年,广州重开市舶贸易,澳门成为中国朝廷允许外国商船停泊的八大海港之一。16世纪中期以来形成了以澳门为中心的三条国际贸易航线(如下表)。

航线航线上主要商业活动备注
葡萄牙里斯本—印度果阿—澳门葡萄牙人将经过广州转运到澳门的中国货物运返欧洲,如丝、绢、细工木器、漆器和陶器等,又由欧洲运来毛织品、玻璃制品等以白银为最大宗,15851591年,经果阿运到澳门的白银约90万两
澳门—日本长崎每年初夏,葡萄牙商人东渡日本,将生丝、绸缎等中国货物运往长崎,然后待秋季返航澳门,运回日本的白银、土特产等明政府鉴于“倭寇祸烈”,严禁中日通商
澳门—菲律宾马尼拉—墨西哥澳门的葡萄牙商人以及华商,将生丝、绸缎等运到马尼拉,再由西班牙商人将这些货物和少量菲律宾产品运到拉丁美洲,将拉丁美洲白银运回欧洲,再运回澳门购买中国的丝货和其他货品中国与美洲贸易的最早航线,构成了以中国丝货和世界各地的白银为大宗交易的国际海上丝绸大循环—“丝银之路”

(1)根据材料,概括“丝银之路”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丝银之路”形成的原因。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18世纪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

项目概况特点概括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经济联系美洲出现新物种如马、麦子和橄榄等等,非美洲地区则大量引种玉米、番薯等等;欧洲的贸易范围不断扩大,商品种类大幅增加;出现欧洲殖民者主导的“三角贸易”1)______
政治联系西葡荷英法相继成为殖民国家;世界许多地区逐渐沦为它们的殖民地或势力范围;16世纪起,英国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2)特点: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形成;英国成为最大殖民帝国。
原因:殖民扩张;殖民争夺;英国先后战胜其它殖民国家。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请参照表中的(2)样例,完成“(1)”的相关要求。
(备注:从表格中的“概况”中概括出特点,再分析其形成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