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1664年维米尔的作品,描绘妻子秤钱币的情景;图21669年荷兰画家维米尔的作品,图中一位地理学家正埋首绘制地图;图31660年亨德里克·范·德·布赫的作品,图中一位戴帽子的军官与妇人在玩牌,黑人男孩手持青花瓷壶在旁斟茶。男人帽子由产自北美五大湖区的海狸皮制成,青花茶壶可能来自中国。类似题材,在同一时期其他荷兰画家笔下均有呈现。



图1《持秤的女人》(约翰内
斯·维米尔1664年)

图2《地理学家》(约翰内
斯·维米尔1669年)

图3《玩牌人》(亨德里
克·范·德·布赫1660年)

材料二   有西方学者把大西洋沿岸国家有关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重大思想、政治、经济变革,统称为“大西洋革命”。“大西洋革命”的高潮集中于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上半期。

——摘编自《世界近代史》

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富,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马克思《资本论》

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

——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


(1)材料一中的油画创作取材于当时荷兰市民的日常生活。任选其中一幅作品,简要解释其折射出的深层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大西洋革命”。
2022-02-19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7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2 . 围绕“工业革命”这一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00-1800年英国煤炭消费比例分配表

1700175017751800
家庭消费47.6%42.5%42.5%35.5%
工业消费39.2%39.6%42.4%50.5%

——摘编自马涛《英国煤炭工业发展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乙下图为1880年发表的《老煤王与雾魔》。



材料二   1713年,英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独占西属美洲殖民地黑奴的贩卖权,从法国手中夺得北美阿卡狄亚、纽芬兰、哈得逊湾一带地方。18世纪中期,英国夺得法国在印度和北美的殖民地,夺得了西班牙的佛罗里达。18世纪80年代,英国又宣布澳大利亚为其殖民地。

——摘编自陈钦庄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   没有一个曼彻斯特(注:英国城市)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

——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

材料四   



(1)研究材料一,你能从甲、乙、丙中分别得出什么结论?
(2)请具体说明材料二、三分别从哪些角度对该主题进行了研究?
(3)材料四体现了经济全球化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概述这一趋势。
2022-05-17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7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3 . 根据材料及所学,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清初,随着传教士东来,中西文化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接触和碰撞。利玛窦等耶稣会士先后进入中国,他们学习中国文化,采取适合中国习俗的传教方式,与士大夫相交,他们相当一部分人精通天文历法、炮术等知识,而这又是崇祯、康熙等皇帝所赏识并需要的。在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的呼唤下,王学末流崇尚清谈的思想受到批判,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兴起,在那稣会士引导下,以徐光启、李之藻为代表的一些思想开明的士大夫开始研究和介绍西方的学术、科技,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意大利教士熊三拔著《泰西水法》,介绍西方水利学知识,部分内容为徐光启《农政全书》所采用。利玛窦绘制、李之藻刻印的《坤典万国全图》,介绍了五大洲知识、全球概念的划分。但绝大部分士大夫仍然固守传统思想,对西方科技知识视为奇技淫巧,或当作奇谈怪论,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

——摘编自骆丽红《明末清初.“西学东渐”论述》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掀起了一个翻译、引介、学习西方的“西学东渐”的热潮。这时的“西学”并非特指一科一门之学,而是囊括各种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总汇。鸦片战争之后,魏源倡导“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清末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实质上旨在采纳西学为我所用。严复倡导“中西体用一致”,并大量翻译西方近代哲学、逻辑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各种社会科学学说,引入“天赋人权论”“进化论”等近代西方思潮,提出“统新故而观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其目的在于推行变法维新。

——摘编自张允熠《东学西传、西学东渐和中西融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现象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西学东渐”与明末清初相比 有哪些发展变化。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心”与“外缘”

由于第三世界是一个世界经济范畴,因此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欠发展(或欠发达),按依附论的观点,欠发展是指外缘地区国家经济的一种畸形发展状况。

根据依附论和世界体系的理论,近代资本主义兴起所构筑的由“中心”与“外缘”地区组成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结构,大致如图所示。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亚诺斯著《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依附与畸形”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表述成文,叙述完整。)
2022-02-23更新 | 770次组卷 | 14卷引用:二轮拔高卷05-【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红楼梦》中出现了许多关于同时代西方奢侈品的描述,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这个乱晃的秤砣般的坠物,显然就是摆钟的摆。

宝玉房间里,"这镜子原是西洋机括,可以开合。不意刘姥姥乱摸之间,其力巧合,便撞开销息,掩过镜子,露出门来。(贾政一行人)及至门前,忽见迎面也进来了一群人,都与自己形相一样,却是玻璃大镜相照。"

元春省亲,"只见清流一带,势若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光雪浪……诸灯上下争辉,真系玻璃世界,珠宝乾坤。"

宝玉屋里的丫头晴雯得了感冒,发烧头疼,鼻塞声重。宝玉便命麝月∶"取鼻烟来,给她嗅些,痛打几个喷嚏,就通了关窍。"麝月果真去取了一个金厢双扣金星玻璃的一个扁盒来递与宝玉。宝玉道;""嗅些罢!走了气就不好了。"晴雯听说,忙用指甲挑了些嗅入鼻中,不怎样,便又多多挑了些嗅入。忽觉鼻中一股酸辣,透入内门,接连打了五六个喷嚏.眼泪鼻涕登时齐流。晴雯忙收了盒子,笑道."了不得,好爽快!拿纸来。"

——摘编自《海洋史研究(第十七辑)》


提取材料信息,对《红楼梦》中记载的西方奢侈品现象加以阐释。
6 . 近代西方经济

材料 从15世纪末起,英国等欧洲国家掀起了圈地运动。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逐渐开辟。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欧洲食物原料的开发与利用也开始冲破了区域性的限制,走向世界。从欧洲地区间的关系来说,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内部地区间的贸易开始不断繁荣起来。随着商业贸易市场的不断扩展,食物原料在区域间广泛传播和利用,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从欧洲与国际的关系来说,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与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密切。为了获取充足的生存资料,一方面,通过殖民掠夺,使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动、植物原料被带回欧洲,经过培育改良,最终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另一方面,欧洲人在抢掠异域食物的同时,还将自己本土的一些动、植物带到殖民地,在那里培育改良,大量生产,最终以弥补欧洲食物原料供应的不足。

——摘编自朱慧富《新航路的开辟: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

从材料中概括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随即开始了一场生物大交换,马和牛被带到了新大陆。1510年,西班牙开始从非洲劫掠黑奴,贩卖到美洲。美洲的土豆和烟草也被带到欧洲。上帝散掷的两块大陆,于焉重逢,而两处原本大异其趣的世界,也在那一天开始变得类似。欧洲人身上所携带的病菌也一同移居,可怜的印第安人忍受了数百年的疟疾和瘟疫。与此同时,欧洲人也在承受着梅毒的考验。

——摘编自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试着给“哥伦布大交换”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并评价“哥伦布大交换”。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马克思曾经指出:“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历史》

材料二   葡萄牙人在通商地沿岸建立据点,用镜子、别针、玻璃球及廉价的手工业品和玩具,骗取土著居民的宝石、珍珠、象牙等贵重物品。16世纪,第一批黑人从非洲被运到海地,持续时间长达三四百年。17世纪时,每个黑奴在非洲的离岸价是25英镑,而在美洲每个黑奴可售150英镑,利润高达好几倍。1757—181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印度获得的财富达十亿英镑。公司职员、殖民军头目克莱武靠殖民活动发迹,从一个不名一文的穷光蛋变成腰缠二十余万英镑的阔佬。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


(1)简要概括材料一中“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殖民主义者暴富的重要途径,指出16世纪第一批被贩运非洲黑人的命运。
2020-09-25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011日,圣萨尔瓦多岛为了伟大的友谊……我给了他们一些红帽子、玻璃珠子……他们……给我们带来了鹦鹉、棉线团、投枪……他们不知武器为何物,我把剑给他们看时,由于无知,他们用手握刃而伤了自己。他们不知道铁。

1014日,圣萨尔瓦多岛我沿着岛屿探查岛情……以便能向陛下提供一份完整的报告,并确定在哪里修筑炮台……尽管这在我看来没有必要,因为当地人不谙军事……只要派遣50个人来就可以征服他们所有人。

1016日,费尔南迪纳岛我以陛下的名字将其命名为“费尔南迪纳”岛……我并没有在这儿辨认出任何已知的宗教,但我相信,凭他们的聪慧天资,很快就能皈依基督教。

1022日,伊莎贝拉岛他们相信,我们从天上来,他们用他们所有的东西来换我们的任何破烂。我想如果他们有黄金和香料的话,也会这么做。

1211日,伊斯帕尼奥拉岛加尼巴尔人就是大可汗(一位中国以前统治者的称呼)的子民,他们必定就在附近。

1218日,西班牙岛当地国王给了我两片打制得很薄的金片,看来,当地黄金并不多,尽管离产金之地很近。

——摘编自《哥伦布航海日记》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近代早期西方的海外探索有哪些史料价值。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市场是个经济范畴,但也明显地包含有空间及地理的含义。纵览近代世界史册,世界市场的产生与形成过程,正是国际贸易从西欧,从环地中海区域逐渐扩展到非洲、亚洲、南北美洲及大洋洲的历史。自世界市场产生以来,全球已不复存在封闭型的经济强国。凡是生产发达、技术先进之国,必定是经济开放、贸易扩展之邦。这可在近代史上葡、西、荷、法、英各国兴衰更迭中引出规律——一旦掌握海上贸易霸权,其经济必然随之繁荣,而每当失去海外贸易优势,其生产必然随之凋敝。

——摘编自李吟枫《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历史作用》


阅读材料,围绕“世界市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史实对该观点进行阐释。(要求:根据材料提出观点,观点明确,分析须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020-09-13更新 | 35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四区统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