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市场的拓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生物学家认为,自哥伦布大交换发生后,生物系统中曾经截然不同的地方都变得相似了。……“冒烟的草叶”是第一个扩散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产品,成为大交换浪潮的浪头。大交换的影响是多方位的。马克思曾经指出:“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

——据吴于廑《世界历史》【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等整理

材料二   美洲历史通常被说成是欧洲人来到一片几乎无人居住的荒野。但是数个世纪以来,大多数外来者都是非洲人,而这片土地并不是空荡荡的,而是住满了数以百万计的原住民。……当教科书开始认识到这一半球中的大多数人口的构成的时候,这些人也大都被描绘成欧洲人扩张中的无助的受害者:印第安人在殖民者的袭击到来之前逃跑,非洲人被套上枷锁在种植园中被鞭子驱赶着劳作。……奴隶制迫使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和印第安人忍受痛苦而悲惨的生活,迫使这些地区卷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摘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1)指出材料一中“冒烟的草叶”的传播路径,结合所学简要概括15、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打破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闭关自守状态的一系列重大转折。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归纳殖民主义者暴富的重要途径,指出16世纪第一批被掠贩非洲黑人的命运。
2020-01-09更新 | 4926次组卷 | 59卷引用:课时45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选必3-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 . 地理大发现,将世界逐渐连成了一个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整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首先是引起了所谓“商业上的革命”,直接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和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刘明翰《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材料二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探索,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

材料三   英国是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到19世纪中叶,它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它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畅销无阻……可以说,这时期已经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下册)》


(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事件?“商路及商业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2)根据材料二,归纳殖民者的罪行。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当年麦哲伦遇难的地方,菲律宾马克坦岛北岸,建有一座奇特的纪念亭,亭中耸立着一块石座铜碑。碑的正面,载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在这块墓碑的反面,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摘自《青年博览》

材料二   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

(1)曾经的敌人处于同一块墓碑的两面,这种现象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的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论述。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人侵入非洲较其侵入美洲,在时间选择上何以存在着反常的差别……在美洲被开发、被殖民化以后的几个世纪中,非洲仍是一块“黑暗的大陆”。到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时,非洲还只是沿海地区和内陆几个不重要的地区为人们所知晓。甚至到1900年时,大约还有四分之一大陆未被开发。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材料二 马克思(18181883年)在研究殖民主义时曾提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日后,一些西方学者通常援引此观点,认为:殖民主义为当地人民带来西式文明,促进其向世界先进地区靠拢。所有对东方“野蛮”“专制”“未开化”等描述,无不导致了一个结论:东方需要西方来拯救。

——摘编自于志伟《列宁殖民地理论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侵入非洲较其侵入美洲,在时间选择上何以存在着反常的差别”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马克思与一些西方学者对殖民主义的认识,并分析其认识的视角。
2023-03-0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四)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

——摘编自方舟《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

材料二   1844年出版的詹姆士·利奇所写的《一位曼彻斯特工人所揭露的关于工厂的无可否认的事实》中记载了一个工厂的规章制度,其中有这样几条。

第一条   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自该时起到早餐前,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在此时间内织工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罚款三便士。

第二条   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转动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机器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得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

……

第九条   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概由织工赔偿。

……

第十六条   损坏轮子者,视轮子大小,每个罚款一先令至二先令六便士。任何织工在上班时间一经发现离开工作岗位,罚款六便士。

——摘编自宋严萍《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管理及特点探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殖民掠夺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工厂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厂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67年,随着东南沿海倭患的平息,明穆宗开放了福建月港,这是大明王朝唯一允许商人出海贸易的口岸。1571 年,西班牙人占领马尼拉。不久,一条联结月港一马尼拉一墨西哥阿卡普尔科—西班牙塞维尔的洲际航线将全球经济连为一体。西班牙人刚到马尼拉时,当地的中国人不过150个,不过几年间,中国人数已达数千。

——摘编自陈子铭《漳州传:从九龙江到太平洋》

材料二   “西班牙和美洲对奢侈品的需求,几乎与中国人供应他们的能力一样,好像是没有限度的”,但从东方输入美洲市场的丝织品,售价比从西班牙输入的低廉,这引起了独占殖民地市场的西班牙塞维尔商人的不安。于是1583年,西班牙国王下令停止秘鲁同菲律宾通商,后来又通过一系列法律禁止其他美洲殖民地同菲律宾通商,但墨西哥不在此限。这是因为菲律宾是西班牙殖民帝国遥远的前哨,要在菲律宾派遣殖民官吏、军队和移民是有困难的,只有大帆船贸易带来的高额利润才能吸引足够数量的西班牙人到菲律宾。

——摘编自李永锡《 菲律宾与墨西哥之间早期的大帆船贸易》


(1)概括材料一中“洲际航线”形成的时代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航线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班牙政府关于菲律宾与美洲殖民地之间的贸易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政策形成的原因。
7 . 西方殖民活动曾给殖民地人民造成过深重的灾难,也曾发挥过建设性作用,他们的殖民活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人在地中海地区进行了范围广大的殖民活动,建立了许多殖民地。


材料二   撒哈拉沙漠和沿尼罗河上游巨大的苏德沼泽地在历史上构成了一个可怕的障碍,这些障碍不利于殖民者深入内陆;非洲西部的大河和非洲东部的山脉形成天然屏障,非洲平直的海岸线,缺少优良港湾,也使得殖民者难以接近。美洲多良好港湾、多平原地带,比较有利于殖民者入侵。非洲直到19世纪末才被殖民者基本瓜分,美洲则在16-17世纪基本被殖民完毕。

——改编自《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自然地理因素对殖民与被殖民所造成的不同影响。
(2)除了上述自然地理因素外,还有制度、技术、文化等因素会影响殖民活动。请任选一个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析。(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25年,英国人约翰·鲍威尔船长宣布位于北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的一座无人岛属于英国,后来该岛被命名为巴巴多斯岛。17世纪40年代,英国内战爆发,保皇派人士理查德·利贡被迫逃往加勒比海地区寻找新的出路,后成为巴巴多斯岛上著名的甘蔗种植园经理人。种植园多用西非的黑人进行劳动,自1641年第一批黑奴登岛,短短二十年里,就大约有二万名黑奴在巴巴多斯岛从事极其艰辛的劳动;恶劣的工作条件、营养不良和疾病导致了黑奴的高死亡率,所以每年需要大批新的奴隶来维持劳动力的平衡。这些黑奴被组织成许多拨,夜以继日地进行蔗糖加工,为种植园主积累财富,供养他们奢侈的生活。

材料二   巴巴多斯岛的蔗糖种植园所需要的大量生产、生活用品都产自英国,据统计,17世纪80年代,仅巴巴多斯一岛就消费了英国六十分之一的出口手工业品。与此同时,英国人对于甜味的渴求势不可挡。由于巴巴多斯岛所产的黑糖在抵达英国港口时必须被提炼成白砂糖,于是蔗糖精炼厂在伦敦和英国的港口城市如雨后春笋一样兴起。当巴巴多斯岛生产的蔗糖被大量运往英国后,蔗糖价格迅速减半,到17世纪末,蔗糖不再是一种奢华的调料,它成了厨房的核心。蔗糖贸易的兴盛挑战了有关“贵族”的传统认知,詹姆斯·德拉克斯上校成为英属西印度群岛第一位凭蔗糖而获得男爵头衔的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英】莉齐·克林汉姆《饥饿帝国:食物塑造现代世界》


(1)根据材料一,概括17世纪巴巴多斯岛蔗糖产业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巴多斯岛蔗糖产业发展的影响。
2022-03-2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百所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世纪70年代,西班牙在菲律宾马尼拉的殖民政府开辟马尼拉——阿卡普尔科(墨西哥)航线,这条航线连接东亚和美洲的贸易市场。西班牙人用大帆船从墨西哥的阿普尔科运送大量银元到马尼拉,再到澳门购买以丝绸为主的中国商品,经马尼拉运到阿普尔科,然后转销到美洲各地和西欧,以中国为中心的环球贸易航线得以形成。

——摘编自李伯重《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材料二   棉花对于英国来说是如此重要……英国成功的秘诀有双重因素。首先,英国制造商把重点放在高质量的纱线和布料上,在这方面他们无须面对其他地方技术不太先进的制造商的竞争。其次,英国越来越依赖世界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区的市场。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生产的全部棉产品中有一半以上用于出口。

1786年,美国的种植园主开始大量种植棉花……1793年,惠特尼建造了一种新轧花机器,将轧花的生产效率提高了50倍。19世纪,联邦政府侵略性地获得了许多新领土……为了大规模扩大棉花生产,种植园主购买大量奴隶。直到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棉花产业和奴隶制携手并进、同步发展,美国成了新兴的棉花帝国。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材料三   从纯技术角度看,石油比起煤炭有着巨大优越性,能量值石油是煤炭的两倍,储空间小,石油是液态燃料,能够用于内燃机。内燃机不仅比蒸汽机更有效率,个头也小多,因此他们开辟了一组从汽车和摩托车到电锯的新用途,靠蒸汽不太可能或者说根本可能有这种用法。

——摘编自【美】彭慕兰、史蒂夫·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推动“大帆船贸易”兴盛的因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英国和美国先后成为棉花帝国的相同条件。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内燃机发明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如果亚洲的社会状态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犯下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与三角贸易相比,19世纪晚期世界贸易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19世纪的印度为例,说明英国如何“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