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市场的拓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如图是公元前2000年一公元1780年间,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空间分布变化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2000年一公元1600年,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在空间上呈多中心、零散分布。


1600年—1780年,世界棉花产业的全球性网络出现,并越来越集中在欧洲。

——据【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对材料中反映的变化趋势加以评析。
2022-07-07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是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对表格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欧洲非洲美洲中国世界总人口
1650年18.318.32.422.95.45亿
1750年19.213.11.630.97.28亿
1850年22.78.15.135.111.71亿
A.非洲与美洲人口占比呈现持续下降趋势B.北方人民的南迁导致了中国人口的增长
C.工业化进程推动世界城市人口占比上升D.欧美非三洲人口的变化与殖民扩张有关
2022-02-08更新 | 623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和【美】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整理

材料二   近代欧洲一直在寻求向外进行商业扩张的机会。16世纪,世界所有地区的主要贸易路线已经开通,欧洲各国划分了不同的贸易路线。17世纪,世界贸易的变化更为迅速。在1600年。亚洲贸易的3/4几乎都在陆上进行,其贸易路线主要是通过中东到达地中海。但是到17世纪末,由于荷兰与英国的兴起,海上贸易取代了陆上贸易,欧洲和亚洲的贸易就转到了海上。商业优势很快从地中海转移到北欧,全球范围的商品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摘编自李世安、孟广林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旧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摘编自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及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三大洲及中国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及各大洲之间的关联怎样影响三大洲及中国人口变化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16~17世纪国际贸易的变化。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后是怎样“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的?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8世纪输入美洲的黑人数量统计

时间输入美洲的黑人数(万人)占非洲输出黑人总数的比例(%
16世纪32.830.4
17世纪134.860
18世纪60082.4

——摘编自[]西蒙·P·纽曼《一个新的劳工世界》

材料二   1688年,英美宗教人士首次明确指出,奴隶制是完全违背基督教教义的。在18世纪60年代以前,废奴只是一小批英美宗教人士和慈善家的活动目标,成效非常有限。1769-1774年间,北美部分殖民地颁布了禁止输入奴隶的法令。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一群黑奴向马萨诸塞议会提交了请愿书,以自由、民主、平等的语言表达其反奴隶制的诉求。这一做法使黑人反抗运动获得了越来越多白人废奴主义者的支持。18世纪80年代后,废奴运动在英国成为全国性运动。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及其殖民地废除了奴隶制度。

——摘编自金海《十七至十八世纪英属大西洋世界的奴隶制度与废奴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输入美洲的黑人数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黑奴贸易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废奴运动的发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1-09-10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开辟了从雷州半岛的徐闻、合浦经东南亚至南印度的海上丝绸之 路。派译长,与应募者入海,带上黄金和丝绸到这些国家交换明珠、碧琉璃、奇石异物。 到了唐代,从阿拉伯、波斯、印度等地来广州贸易的商船,终年川流不息。唐玄宗在广州设市舶司,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内海贸易。当时往来的主要货物为丝绸、瓷器、漆器等输出品及胡椒、香料、珠宝、象牙等输入品。宋元时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最远可至东非沿 岸,另还有许多支线。政府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密州等地设市舶司,还制定市舶条 或市舶法。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 瓷品、茶叶等商品。

——据李金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 的意义。
材料二 1500 年到 18 世纪后半期,规模巨大的洲际贸易逐渐发展起来。而在 1500 年 以前主要是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欧亚大陆的各个地区之间贩运商品,主要是奢侈品—— 香料、丝绸、宝石和香精。到 18 世纪末,这种有限的奢侈品贸易由于新的大宗生活必需品 交易的扩大而转变为大规模贸易。美洲的蔗糖、烟草、咖啡、棉花和金银等被运往欧洲, 同时又进口大量的谷物、鱼、布匹和金属制品等,非洲的大量奴隶也被运往美洲;欧洲的 酒、布匹、枪炮及其他金属制品被运往非洲,并从亚洲得到了各种原料。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 1500 年前后世界贸易出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500 年到18 世纪末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018-07-0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美国历史学家克罗斯比提出“生态帝国主义”的概念,指出欧洲人之所以在南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广大地区成功殖民,其中一个因素是他们带去了旧大陆的动物、植物和疾病,这些生物挤占了各地土生土长的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许多物种甚至民族,惨遭灭绝。下列对上述欧洲人所作所为的看法正确的是(     
①客观上反映了历史的发展趋势   ②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深重灾难
③体现了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       ④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材料   从1763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是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霸权的时期。1763年时,欧洲诸强国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沿海据点,到1914时,已并吞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它们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即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它们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呈现整体化趋势,孤立的、分散的、局部性世界变成互动的、连成一体的整体性世界。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1)据材料归纳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特点。
(2)据材料简要分析工业革命对推动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巨大作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殖民主义国家及前殖民地国家的人均GDP水平(1990年国际元)

150017001820191319501998
法国72798612303485527019558
意大利1100110011172564350217759
荷兰754211018214049599620224
葡萄牙6328549631244206912929
西班牙69890010632255239714227
中国6006006005524393117
印度5505505336736191746
印度尼西亚5655806129048403070
美国4005272575301956127331

——摘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从上述表格中任选两个国家,分别指出他们在某一时段的经济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趋势形成的原因。(要求: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9 . 文明的交流与碰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的诸文明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在不断地变动,同时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而不必再去重新发明,因此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大,这是使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原因。文明的交流并不是帆风顺的,它时常要遇到各种阻碍、挫折、冲突,这也就是文明发展进程有时不能快捷,反而延缓的重要原因。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二


——据张芝联等《世界历史地图集》

材料三

第八编1914 年以来西方衰落与成功的世界

第36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球性影响

第37章殖民地世界的民族主义起义

第38章1929 年以前欧洲的革命与和解

第39章五年计划和大萧条

第40章走向战争 1929--- 1939 年

第41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性影响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2007年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
(2)根据材料二,分析西方国家对非洲殖民扩张的变化,并结合欧洲经济发展说明成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1914年至1945年西欧发展趋势,并运用相关史实对该趋势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语句通顺)
2021-06-10更新 | 238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人口迁移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种常态。近代以来,出现了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所提问题。

材料一: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阶段

阶段一

阶段二

阶段三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二: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

2018-06-28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磁县滏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