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工业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1837年,维克多•雨果在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这样描述他的旅途过程:“路边的花儿已经不是花儿了,成了斑点;所有的点都没有了,全部变成了条纹,在天际线上疯狂地跳着乱糟糟的舞蹈:不时地,一个影子、一个形状、一个妖怪。”雨果的描述可以反映(  )
A.交通运输方式革新B.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C.工业加重化工污染D.欧洲旅行观念改变
2 . 如图是1500~1800年英国、荷兰,西班牙、比利时四国农业人口在本国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这一情况反映出(     

A.圈地运动使农村人口急剧减少B.殖民扩张带来了人口的外流
C.生产方式变革影响人口的分布D.欧洲农业生产出现较大衰退
3 . 综合如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约 1770约 1790~1793约 1830~1835
数额(百万英镑)140175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 年为 100)
年份175517971835
指数42.7442.4878.69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2022-07-06更新 | 1661次组卷 | 115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1700——1800年英国离港商船吨位统计示意图。其变化说明当时英国
A.已经成为了世界工厂B.为应对经济危机大打贸易战
C.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D.工业革命助推海外商业扩张
6 . 导致世界近代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演变为工厂的原因是
A.工业革命B.资产阶级革命C.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D.殖民扩张
2021-08-16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天津市河北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检测
7 .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马克思揭示了工业革命发生的
A.直接原因B.主观原因
C.根本原因D.历史原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16世纪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到来后的一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

—《枪炮、病菌与钢铁》

16世纪葡萄牙人加西亚·多达研究印度植物和药物,于1563年写出《药材与药品的对话》,此书在全欧洲受到欢迎。

—《医疗与帝国》

19世纪霍乱在1830年出现于俄罗斯,很快横扫了欧洲,接着出现在魁北克、蒙特利尔和纽约,发展成为一场全球性传染病。

—《医疗与帝国》

19世纪18世末,医学家爱德华·詹纳开始推荐牛痘接种法,到19世纪早期超过10万英国人实施了接种。牛痘接种法后来传入中国

—《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

20世纪20世纪后,国际政治和经济的互动增强,以传染病控制等国际卫生问题也日益突出。1907年,国际公共卫生局建立;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告成立

—《我国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回顾与展望》

21世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卫健委汇编诊疗和防控方案,分享给全球18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参照使用。中国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加快推进疫苗研发和药物临床试验,并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5000万美元援助。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20206月)


从上表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9 . 工厂和工厂制度

依据图示和所学,围绕“工厂和工厂制度”对人类社会某一个方面的影响,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02-01更新 | 1122次组卷 | 15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铁路交通在社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意义上的铁路首先出现在英国并不是偶然的……这可以在经济社会中找到最深刻的根源。在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在经济飞速发展和技术不断突破的推动下,铁路这种更加完善的交通方式的出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摘编自《铁路改变世界》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铁路首先出现在英国并不是偶然的”。

材料二            18701900年的铁路网(单位:千公里)

年份全世界欧洲美洲亚洲非洲澳洲
187021010593822
18803721691751658
189061722433134919
1900760284402602024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后半期世界铁路交通发展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

材料三   19世纪后半期,中国的铁路交通从无到有。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甲午战争后,列强纷纷争夺在华铁路修筑权。1909年,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到辛亥革命前夕,中国近代的铁路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

   ——摘编自《中国铁路史》

材料四   高铁肇始于日本、发展于欧洲、格局大变于中国,中国的高铁产业和装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随着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国际场合推销中国高铁,“高铁外交”席卷全球。

——摘编自“凤凰读书”


(3)依据材料三、四,比较说明中国铁路与高铁发展背景的异同。
2020-08-1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16届高三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