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1 . 19世纪中后期,英国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家们不断向海外拓展,为世界提供信贷,以赚取更高的短期收益率。这一状况导致英国
A.金融资本渗入政治生活B.政治民主化进程受挫
C.生产组织方式发生变化D.产业革新的资本缺乏
2 . 19世纪最后3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内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调整主要涉及社会福利、经济、教育、卫生等领域,它使劳工在生产和生活上得到某些保障。这些社会调整
A.是对社会经济的自觉及系统干预B.是工人阶级进行长期斗争的结果
C.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公共福利D.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022-05-14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管理理论

人物兴起主要内容
泰罗19世纪末20世纪初规定每天的工作量,这种工作量是以第一流的工人的高工作效率作为基准的;为了使工人完成规定的工作量,将工具、机械、材料   以及工作环境加以标准化;工作任务完成,给予较高的报酬,实行计件工资制;工作任务完不成,则给予较低的报酬或课以罚款。
梅约20世纪4060年代强调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管理。重视社会环境,人的相互关系对提高工作效率的影响;要从人的行为本性中激发出动力;主张对职工采用一套笼络感情的管理办法,进行精神和物质收买。
卡斯特20世纪70年代从整体出发而不是从局部出发去研究事物。把一个企业看成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即系统。在权衡比较时,要注意从系统的全局和长远的观点来考虑,同时注意情况的发展变化对各种方案的影响。

——摘编自洪君彦《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管理理论的由来与发展及其代表性著作》


根据材料,指出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解释。
2022-05-13更新 | 20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法国思想家柯耶夫说:“为了理解世界历史的宏伟建筑和世界历史的建造过程,只需知道用于建造它的材料就够了。这些材料就是人。为了知道历史是什么,必须知道实现历史的人是什么。·在人那里,在每个人中,有某种促使人——消极地和积极地——参与世界历史的完成的东西。”但是,这里的“人”具有内在的区分,那就是参与缔造“世界历史”的“建筑工人”“建筑师”和少数“仅限于谈论不是通过他们的行动创造的东西”的“知识分子”。

——摘编自冯庆《“世界历史”的内与外——欧洲近代政治史观下的审美启蒙难题》


材料反映了“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2-05-13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19世纪80年代,美孚石油公司首创了工业实验室。该实验室采用科技专家的方法,发明了重油裂解和管道运输等技术,使洛克菲勒财团的资产在1913年占美国资产的13%,有组织的实验活动逐渐取代了工匠发明的传统。工业实验室的出现
A.推动了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B.反映出资本和技术的紧密结合
C.使传统工匠焕发出新的活力D.提升了商业资产阶级的影响力
6 . 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材料一   关于全球化的起始及阶段划分问题,当代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如“三阶段中心变换说”,第一阶段从15世纪全球化进程源起到19世纪七十年代;第二阶段从1880年到1972年:第三阶段从七十年代一直到现在。

如“三次浪潮锐”,18世纪末掀起了全球化的第一个浪潮。19世纪末以来迎来了全球化的第二个浪潮。20世纪中后期以来,引发了全球化的第三次浪潮。

——摘编自崔兆玉、张晓忠《学术界关于“全球化”阶段划分的若干观点》

材料二   2016年以来,逆全球化日益成为一种运动式的浪潮,并且对西方国家维护自由秩序的主流政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西方主要国家在其重要理念、战略和政策层面均表现出了明显的逆全球化动向,主要表现为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对外来移民。以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为标志,逆全球化现象开始在西方国家集中显现。在2017年法、德等欧洲大国的选举中,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也体现出了逆全球化思潮的重要影响。可以发现,曾经主导和引领全球化潮流的西方国家开始出现明显的逆全球化思潮,而这些思潮和理念又促使西方国家的战略和政策发生了很大改变。

——韩召颖、姜潭《西方国家逆全球化现象的一种解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种观点,分析其划分的依据并加以简要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当今世界“逆全球化”现象。
7 . 在18-19世纪伦敦、巴黎的夜生活中,灯光的使用已超越了实用照明的范围,成为炫耀和吸引眼球的手段。一些奢侈品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光彩和豪华。这说明当时
A.技术发展影响经济生活B.民众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C.夜间经济主导城市发展D.电力资源得到普遍使用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强国之梦

材料 在20世纪中叶之前,唯一具有足够吸引力,能够被称为“梦”的社会模式是美国梦。美国梦的信念基石是:任何生活在美国的公民都能实现个人抱负一一通常是获得物质财产;美国公民不论来自什么样的社会背景或种族,只要努力工作,有成功的决心,就能实现美国梦。到20世纪末,西方世界又出现了一个新梦想——欧洲梦。欧洲梦的第一个思想基础是,所有公民,不论来自什么样的社会背景或种族,都可以在欧洲社会中实现他们的梦想,而且还可以享受到这个社会高品质的、安全的生活。欧洲梦的另一个思想基础是,每个公民在社会中都有一席之地,无论一个人成功与否,都会得到关照。

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洲人已经习惯了依靠信用卡的生活,政府也支持这种负债文化。欧洲的政党相互竞争,推出各种政府计划,在不增加税收的前提下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养老保障、学校和医疗系统。

大多数欧洲国家都以发展多元文化为荣,吸引了大量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移民到欧洲,他们愉快地与欧洲本土居民共处。但是,多元文化主义的神话在宗教恐怖主义面前破灭了。

在欧洲人向世界各地扩张5个多世纪后,哥伦布、达・伽马和库克的精神以及他们开拓新视野的愿望似乎都消失了。

——摘编自《欧洲:欧洲文明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编写一篇以“美国梦”或者“欧洲梦”为议题的学术论坛的发言提纲。(要求:先确定发言提纲的主题,主题要紧扣20世纪欧美政治经济及国际关系领域的相关史实;发言提纲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发言提纲内容完整,逻辑清晰)
(2)当下,中国梦成为世界各国媒体谈论的重点话题。结合材料信息,谈谈你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解。
2022-05-08更新 | 25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九)
9 .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生活日趋错综复杂,新的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靠社团或私人力量无法解决。所以在19世纪后期,英美两国都进行了相关职能机构的改革。这表明(       
A.改革是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要求B.加强国家干预已经成为时代需求
C.英美两国重视国家行政机构改革D.社团或私人力量已不能发挥作用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近代女工的前尘往事

材料   近代早期,整个英国社会盛行男女天生有别、妇女从属于男人的观念;在家中相夫教子、做“家庭天使”的资产阶级妇女成为各阶层妇女的楷模。

1851年,英国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大不列颠就业人数709万其中妇女就业人数243万,占就业总人数的34.3%,各纺织部门更是妇女的天下。

许多早期工厂都是可怕的地方,工作条件极其恶,改革者震惊于可怕的工作环境,严厉抨击了工厂中已婚女工的待遇。有人报道说:“我们曾经多次看见,怀孕数月快要生育的已婚女工仍然从早到晚像奴隶般在劳动,当地们实在无法坚持,坐下稍事歇息时,就会被工头罚款。”女工的收入只有男工收入的一半甚至不足一半。1847年,英国布《十小时工作法》,将妇女儿童的工作时间压缩到10小时。这是女工为保护自身而进行斗争的结果。

19世纪的女工斗争大多呈现出分散、无组织的特点,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仅存不多的资料中找到妇女为工厂法的改革而斗争的例子。例如18887月,在伦敦勒博火柴厂,有672名女工(其中有少量未成年女工)为了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资水平而进行罢工,这场罢工最终不仅取得了胜利,而且导致英国“火柴制造者工会”的诞生,它后来为争取英国妇女的各项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1918年,英国妇女获得了选举权。

——摘编自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等


(1)编写一幕发生在19世纪英国伦敦女工之间的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英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结合19世纪英国社会的变迁,简析19世纪英国女工的前尘往事“既是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妇女解放史”
2022-05-07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五)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