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德意志帝国时期(1871—1918年)出现了以回归乡土为取向的乡土运动。其间乡土文学大行其道,传统乡村生活被想象成一种家庭和谐、生活悠然、来近自然的“田园诗”。各地争相编撰乡土教程、乡土志,面向学校、家庭和社会厂泛传播。这反映了
A.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B.浪漫主义思潮进一步传播
C.民族国家概念被普遍认同D.小农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
2 . 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展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图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19更新 | 269次组卷 | 50卷引用:2010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3 . 《极端的年代1914—1991》认为: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的每一部分都和全球性的组织体系密不可分,但到了两次世界大战及其中间的年代,经济全球化趋势似乎开始停顿。《新全球史》指出:传统认为资本主义是可以自动校正的体系,当大萧条引起的不幸要求政府采取行动时,一些政府平衡预算、消减公共支出的方法反而恶化了大萧条的影响。这表明
A.变革经济思想成为时代要求B.多边贸易体系无法适应发展
C.现代国际金融具有一定风险性D.战争彻底破坏了世界贸易体系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韩保江《决定大国兴起的五种动力》整理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选择五大动力中一个或多个动力进行论证;也可以对材料的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1884—1900年,欧洲列强在非洲侵占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领土和人口的统计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国家侵占土地(万平方英里)人口(万)
英国3705700
法国3603650
德国1001470
比利时903000
葡萄牙80900

A.西方各国由此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商品输出
B.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世界殖民体系逐步形成
C.德国凭借工业革命的优势侵占领土最多
D.葡萄牙在柏林会议上提出了“有效占领”原则
2021-04-25更新 | 633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8 . 1870年以后,欧美国家重工业发展迅速。在重工业的各个部门,生产流程日趋复杂,一个产品需要多道工艺流程分工与技术的复杂性与19世纪前期不能同日而语。因此,垄断组织在重工业的各个领域中发展很快。这说明
A.生产技术的发展是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催化剂
B.资本主义生产的不稳定性加剧
C.垄断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
D.垄断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个过程
2020-09-28更新 | 317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1861—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A.经济多极化格局已经成型
B.英法两国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状态
C.垄断组织的作用日趋减弱
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10 .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世界各地进口牛肉、羊毛、咖啡、硝酸盐等物资;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开采矿山、建设铁路、电厂和银行。这说明
A.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全球资源通过世界市场流向欧洲
C.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D.世界逐步建立起合理的经济秩序
2020-07-16更新 | 839次组卷 | 34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