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

年份
国 家

1750

1800

1830

1860

1880

1900

英 国

1.9

4.3

9.5

19.9

22.9

18.5

德 国

2.9

3.5

3.5

4.5

8.5

13.2

美 国

0.1

0.8

2.4

7.2

14.7

23.6

中 国

32.8

33.3

29.8

19.7

12.5

6.2

——选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有删节  


(1)根据以上数据按国别说明,1750—1900年间英、德、美、中四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份额变化的趋势。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国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
2020-03-0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数据中的历史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和财富。下列是1700年到20世纪初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占世界百分比%)数据统计表。

所属地区国家1700年1820年1870年1913年
欧洲英国2.95.224.121.1
德国3.63.86.58.8
美洲美国/1.88.919.1
亚洲中国22.332.917.28.9
印度24.41612.27.6

(1)中、英国GDP占世界百分比的变化各自有何特点?造成近代英国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为何美国1700年没有统计数据?1820年至1913年间,美国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对欧亚国家GDP占世界百分比变化原因给予合理的简要解释。
2019-08-2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现代化进程的启示

某同学在阅读课文和相关史料后,整理了一份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表格,并对这一时期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国家现代化发展的规律拟了一份提纲。以下是提纲的一部分,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


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时间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1870年32101323
1896—1900年2071730
1913年1461636

——根据宋则行等主编《世界经济史(上卷)》整理

现代化发展的启示

启示一:①        

史实:

(1)1865年,南北战争以联邦政府的胜利而结束。

(2)②        

启示二:③        

史实:

(1)④        

(2)在机械制造和化工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诞生了电气工业和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

启示三:


问题
(1)观察第一张表格中的数据,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并分析数据变化原因
(2)在“现代化的启示”表格中的的横线上填写①②③④四句话的内容
2019-12-1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2014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4 . 下图是法美英三国在不同时期煤产量(单位:百万吨)情况。对图中数据合理解释的是
A.煤炭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能源
B.英法工业化程度高于美国
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轻工业相对发达
D.电力的应用在美国更广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88~1894年日本工厂和蒸汽机数量增长示意图。

材料二 1901年日本八幡钢铁厂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八幡钢铁厂的比例),其原料主要是从中国掠夺的湖北大冶铁矿石。

注:以上两幅图是根据周一良《世界通史》(近代部分)和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提供的数据绘制。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日本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
(2)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这种经济上的变化导致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在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发生了哪些变化?
2019-01-30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卷
6 . 下图是1870-1900年的美、欧、亚三大洲铁路长度变化示意图。分析数据,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商品输出成为欧美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
B.铁路的发展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先决条件
C.欧洲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铁路事业的发展
7 . 下表是19世纪最后30年英、德、美三国煤炭、钢铁产量情况统计(单位:万吨)。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国家依次为
A.美国、英国、德国B.德国、美国、英国
C.英国、德国、美国D.英国、美国、德国
8 . 德国崛起的道路
材料一:“德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所以能较快地发展,是同运输业的先行分不开的。按照德国历史学家特莱施克的看法,铁路的修筑,稠密的铁道网的形成,以惊人的急剧方式把德国从经济停滞中拖曳出来,从而改变了德国的整个面貌。①……从1850年到1913年,运输业的就业人数、劳动生产率和净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3%,2. 9%和6.4%,同期,采矿与制盐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2%,   2.0%和5.1%,工业和手工业分别为1.9%,1.8%和3.8%。②(《欧洲历史统计1750-1970》)运输业的先行发展,不仅使统一的国内市场迅速形成……而且带动了与之紧密相联的钢铁工业、一般机器制造业、电气工业、造船业、车辆制造业等许多部门的发展,这是德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跳跃发展的前提。”

----林进成《德国工业化道路的一些特点》


材料二:“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王朝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问题:
(1)上述材料一中划线部分,属于直接证据的是          ,属于间接证据的是          。(填写序号)
(2)上述材料一中划线部分①的主要看法是
   上述材料一中划线部分②的主要结论是
   分别概括两则材料的主要观点:                                                                                     
(3)对于德国的崛起,你是否同意两位学者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2018-04-0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19世纪最后30年英、德、美三国煤炭和钢铁产量情况统计(单位:万吨)。阅读下表,结合所学,深入思考可以得出
国家1871年1900年
煤炭钢铁煤炭钢铁
英国117.06.7225.013.9
德国37.91.75149.815.1
美国41.91.77240.824.0

A.三国煤钢产量的变化反映了其经济发展的速度
B.英国比美德更重视新能源的开采和新技术的应用
C.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经济发展较快,主要是因为完成了统一
D.三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某种程度上为20世纪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
10 . 1870—1900年美、德、法、俄在世界制造业产品中的比例(单位:%)
年代美国德国法国俄国
187023.313.210.33.7
1887—189528.613.98.63.4
1896—190030.116.67.15.0

以上数据说明,这一时期:(     
A.俄国已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B.德国的增长速度始终要低于美国
C.美国是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D.法国的经济已出现严重负增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