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当然,自16世纪起,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欧亚事务和世界贸易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地区间关系发生了某种急剧的变化。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在英国和其他先进国家先后发生的产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这些国家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需要日益扩大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供给地。……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摘编自李琮主编《世界经济百科辞典》

材料三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完成了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过渡。在这一阶段,垄断资本已在世界市场上占据统治地位,垄断资本为了追逐最大限度利润,大大推动了资本的输出,从而逐步形成了统一的、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摘自李琮主编《世界经济百科辞典》

材料四   资本主义在全球商贸活动与世界市场的开拓过程中,制定了有利于自身发展和扩张的国际交往规则,影响持续至今。诚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虽然带来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但是并没有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共同发展的实现。

——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使欧洲的商贸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新特点?请分别列举两次工业革命在动力方面的重要发明(各举一例)。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在生产组织方式方面发生的重大变革,这一变革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的扩展“并没有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共同发展的实现”?你认为该如何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
2021-05-06更新 | 3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0-2021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1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2 . 公元1500年以后,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逐步走向整体世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首先是引起了所谓“商业上的革命”,直接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和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刘明翰《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代替了过去的工场手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等,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的复杂,因此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出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后“商业中心”转移的表现,从全球史观的视角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并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三个新兴工业部门。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
2021-05-03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
3 . 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表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一把“双刃剑”D.科技创新能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4 .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材料结论
A罗马法规定,债务人无力还债时,债主有权将他卖为奴隶古罗马的高利贷者政治地位很高
B1860年,俄国的工厂中雇佣工人占61.4%当时资本主义的雇佣生产方式已经在俄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C1889年,日本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帝国议会行使,行政权由帝国大臣掌握,司法权由法院支配《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日本天皇君主专制
D1910年,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组织
A.AB.BC.CD.D
5 . 下表是1884—1900年,欧洲列强在非洲侵占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领土和人口的统计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国家侵占土地(万平方英里)人口(万)
英国3705700
法国3603650
德国1001470
比利时903000
葡萄牙80900

A.西方各国由此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商品输出
B.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世界殖民体系逐步形成
C.德国凭借工业革命的优势侵占领土最多
D.葡萄牙在柏林会议上提出了“有效占领”原则
2021-04-25更新 | 633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在过去的10000多年里经历了三个侧重点不同的科技活跃时代,可分别称为“生存大革命”“交流大革命”“效率大革命”。这三场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0000年—前300700年—前11600年—1900
生存大革命交流大革命效率大革命
农业革命动植物驯化新石器革命文字、数学科学起源记录和传播技术青铜和冶铁科学革命化石能源、电力动力机械新材料涌现现代交通体系现代信息技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三场革命中选取一场革命,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加以论述。(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1-04-21更新 | 25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江苏卷)03
8 . 洛克菲勒于1870年组建美孚石油公司时其资本只有100万美元,但到1879年美孚石油公司的石油产量已占全国产量的90%以上。1882年美孚石油公司改组为托拉斯,有14个石油公司加入。“美孚现象”的实质是美国
A.国家干预经济的反映B.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C.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D.应对国际竞争的手段
9 . 下表为1870—1910年世界船舶吨位数(单位:百万净吨)。据此可知,世界航运业
年份帆船汽船
187014.12.7
188014.55.5
189012.010.2
190010.016.2
19108.426.2

A.发展出现不平衡B.航运费用大幅下降
C.逐步实现机械化D.呈现多种新的格局
10 . 依据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时间人物成果职业
1837年莫尔斯有线电报机雕塑家、物理学家、画家
1897年马可尼无线收发电报机电气工程师
1946年埃克特和莫希里数字通信电气工程师、物理学家
1973年马丁·库帕移动电话工程技术人员

A.科技转化为生产力速度加快B.新式电信通信工具得到普及
C.技术发明主要源于经验积累D.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日益紧密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