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   


材料三   今闽省向销之江浙棉布及洋货等物,因被英夷所占,不克畅销,纵使竭力招徕,而全省之一隅之地,民间服用无多,又不克转鬻他省.揆之事势,断不能使华夷两货,并用兼行,是即有愿往江浙等省贩货之人,而销既不多,势必裹足;况现在商俱疲乏,更属招之不前。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材料四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邓小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年10月23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
(2)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之间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从图二中可以获知哪些重要的信息?
(3)材料三反映出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种新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概括材料四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实现这一观点的。
2020-06-0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界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材料二   蒸汽动力在希腊化时代的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却仅被用于开关庙宇的大门。不过,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一种新的动力。这种需要引起了一系列发明和改进。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材料一中所指的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第一次直接交往”指的是什么事件?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从“第一次直接交往”的角度分析“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的含义。
(2)材料二所述的以蒸汽机为动力的“一系列发明和改进”中,有哪些新的交通工具(请举两例)?
(3)材料图片中这两种交通工具都以什么为动力?这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与发展促进了哪种能源的大量开发?
(4)材料二与材料三为代表的两次科技革命分别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0-04-0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居家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如图为德国某时段同行业组建企业联盟的趋势图。这表明
A.各企业之间开始了优胜劣汰B.企业联盟组建阻碍了新技术的应用推广
C.工业化发展促使生产形式变化D.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德国走向集权之路
2020-08-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近代以来,世界经济逐步发展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二   西方国家极力把祸水引向他国。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把关税平均提高了20%以上。其他各国也相继提高了关税,进行报复。除关税战外,各国还展开了货币战。从英镑贬值开始,56个国家相继使本国货币贬值,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中国债权的启示》

材料三   美国等少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垄断地位,使三大国际组织(如下图)在调节国际经济关系时必然倾向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而……三大国际组织又规范着国际经济秩序,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起着促进作用。


——张雷声《三大国际经济组织与经济全球化》


(1)自1500年起,到20世纪初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指出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为摆脱经济大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什么办法?这些办法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3)分别写出上图中的三个国际组织的名称(不能用英文缩写)。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三大经济组织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以下两图反映了19世纪后期英国伦敦的城市风貌


材料三   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杰温斯描述英国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时写道: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粮仓……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甘蔗和香料园;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主。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片分别展示的是哪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分别使用什么能源作为动力?
(2)依据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给伦敦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两次工业革命对这一现象有何作用?
2019-10-0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图为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西欧资本输出示意图(注:图中箭头的宽度与资本输出的数量相对应,时间截止到1914年前)。对图中信息解释正确的是
A.资本输出缩小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差距B.欧洲资本绝大部分流入经济发达地区
C.资本输出便利欧洲列强控制世界市场D.资本输出缓和了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
2020-01-10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亦庄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读《1500—1900年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图》,对该图分析最合理的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经济推动力最大
B.光荣革命使英国经济增长达到了最高峰
C.日不落帝国形成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
D.新航路开辟是英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9 . 从图片中感知历史。以下图片反映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各事件在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作用)(要求:紧扣主题,条理清晰,史论结合)
2019-06-0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1500年前后,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世界联系不断加强,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阅读以下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读图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次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30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点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9世纪90年代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人类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得益于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的图,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说说两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请各举两例。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2019-07-1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