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重点考察的“世界市场”是指“资本”这种新型的社会关系不断扩张的产物,资本的不断扩张在一开始就与殖民地的开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马克思把这种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5世纪末16世纪初到17世纪中叶。这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

19世纪中叶后,世界市场的发展达到了第三个阶段,这时的世界市场与前一阶段相比,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显著的跃进。

摘编自朱丽君、阎孟伟《世界市场、世界历史与全球化》

依据上述材料观点,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论证清晰。)
2023-07-08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科尔沁左翼中旗民族职业中专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根据下表提供的有关数据,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应该是
平均时间1885~1919年1920~1944年1945~1964年
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30年16年9年
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7年8年5年
A.科学技术与生产、销售的结合程度越来越紧密
B.财富的追求驱使着人类不断在科技上创新发展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没有科技含量
D.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022-04-02更新 | 408次组卷 | 26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1年,德国统一时世界市场几乎被列强瓜分完毕。处于夹缝中的德国,采取了廉价策略,通过对其他国家设计及产品的仿照甚至剽窃,试图分得一杯羹。1873年,一位德国设计师写信痛陈德国产品弊端,引起强烈反响。1887年,英国议会修改《商标法》,严格规定德国产品必须标明“德国制造”,以将德国劣质产品与英国的优质产品区分开来。但德国商人不乏对策,当时有人发现,一批远销他国的.德国缝纫机以次充好,直到消费者买回家后,才在缝纫机踏板的底部发现“德国制造”的标签。

——摘编自焦晶、孙春艳、董金鹏<德国制造从差评走向卓越》等

材料二   1887年以来,受到外来歧视性条款的刺激,大多数德国企业家充分意识到质量对于产品的重要性与生命力。多数企业都将“用质量竞争”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目标,提出了“占领全球市场靠的是质量而不是廉价”的口号,同时加大创新力度,严把产品的质量关。德国人还积极制定行业标准,不断摸索技术创新。不到10年时间,“德国制造”已超越“英国制造”的产品竞争力。

——摘编自徐春辉《德国“工匠精神”的发展进程与基本特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制造”遭差评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德国制造"内涵的变化及其体现的“工匠精神”。
4 . “从1864年到1869年的5年间,世界生理学的100项重大发现中,德国占了89项。1855年到1870年的15年间,德国取得了136项重大发明,而当时英、法两国合起来才91项。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第一台电动机、第一台四冲程煤气内燃机、第一台汽车,都诞生在德国。”材料主要表达了
A.德国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超越英国法国
B.德国的生理学研究已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C.实现国家统一促进了德国科技走在前列
D.科技创新使德国在工业革命中迅速崛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冷战结束后,从生产关系看,美国已经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从身份地位看,美国从“两极”变成了“一超”;从时代特征看,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让位于和平发展的时代。面对如此巨大的内外环境变化,美国本应顺势进行新一轮体制性变革,但克林顿醉心于新经济带来的繁荣和赢得冷战的胜利感,没有改革的动力;小布什遭遇“9·11事件”,丧失了改革的时机,并因为错误的战略选择陷入“两场战争一场危机”;美国人民忍无可忍,终于把改革的希望寄托于高呼“变革”的奥巴马,但他有心无力,八年下来,“奥巴马新政”终究雷声大雨点小,绝难算得上成功,甚至可以说是失败

——据袁鹏《美国需要一场深刻的政治变革》


解读材料,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运用除材料以外的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6 . 下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
18001830186018801900
欧洲28.034.153.662.063.0
中国33.329.819.712.56.2


据此可知(     
A.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制造业衰退
C.工厂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发展D.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
2019-01-30更新 | 3145次组卷 | 67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美国杜邦公司的历史是两个多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片断一 初创
1802年,从法国购进机器,在特拉华州的威尔明顿市郊创建了火药厂,生产黑色火药。不
久,法国订单便源源不断到来。
1805年,美国军方宣布,其所需火药将全部由杜邦火药厂生产。
片断二 发展
1902年,建立东部实验室,它是美国最早的工业实验室之一。
1903年,建立中央实验站,并利用其在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生产清漆和其它非炸药类产品。
片断三 转型
1920年,关闭了威尔明顿市郊的火药厂。
1922—1925年,研发出快干型耐磨亮漆,用于汽车生产;制造出成本低廉且耐用的塑胶产品。
1929—1943年,发明尼龙;研制出可用于音像磁带、雨衣、不粘锅等产品的新型涂料。
1958年,成立公司国际部。此后,海外投资持续增长。
——据胡国成《美国现代化工之父——杜邦》等
(1)据片断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说明杜邦火药厂初创时期利用了哪些有利条件。
(2)据片断二,指出杜邦公司的发展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特点。
(3)据片断三,概况指出杜邦公司自1920年起进行了哪些战略调整,并说明其历史背景。
8 . 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两次任期(1901—1909年)内,多次攻击“犯罪的巨富”,认为他们的财富是由垄断或用诡诈的方法欺骗公众得来的,主张对富人征收所得税及遗产税,大部分用来调剂财富上的不平等。由此可知
A.罗斯福深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B.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产生世界影响
C.罗斯福最早提出了福利国家设想D.罗斯福试图探索相对公平的有效途径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期的汽车振动大、噪声大、效率低。欧美主流文化阶层将汽车看成是暴发户象征。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导致汽车成本居高不下,成了名副其实的富人玩具。1913年,福特公司底特律工厂投产,福特给员工制定日薪不低于5美元的较高工资标准,工厂安装了生产流水线,真正实现了大规模生产,T型车几乎遍及世界各地。

当时汽车均价在5000美元左右,但T型车降价至260美元。福特公司海外市场拓展不只是生产销售福特汽车的过程,同时也是生产技术和经营理念的传播过程。欧洲汽车制造商以生产豪华车为主,这就把低端车市场留给了T型车。1922年,福特T型车产量达180万辆,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76%。20世纪20年代中期,战后世界各地经济得以恢复并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丑陋廉价的T型车已不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1927年,第15007033辆T型车走下生产线,T型车停产。

1929年,沈阳民生工厂根据张学良的指令从美国购买了瑞雷号载货汽车散件,通过对汽车的拆装测绘和试验,初步掌握了汽车设计和制造的技术。1931年9月19日,奉天《盛京日报》记载:“民生工厂自制国产汽车40辆工程将告竣……样式精美,轻便异常。”但由于九一八事变,民生工厂未组装成车的零部件均被日本侵略军掠夺一空,民生工厂创办的民族汽车工业毁于一旦。

——摘编自《T型车时代福特汽车公司海外拓展初探》和《中国汽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福特T型车畅销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福特T型车停产的原因和近代中国民生汽车生产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外部环境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意义。

10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1年,英国海军大臣约翰·费希尔爵士在写给友人的信中写道,石油燃料绝对会彻底改变海洋战略。这是“唤醒英国”的机会!他坚信,海战的未来以及对海洋的控制将从煤炭向石油转移。

同年,在海军部的帮助下,英国商人诺克斯·达西从波斯国王那里获得了为期60年的在波斯帝国全境勘探、获得、开采、开发、运输和销售天然气、石油、沥青和石蜡等产品的特属专有权利。它在全球层面的意义,可以与哥伦布在1492年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相媲美。

——摘编自《丝绸之路——部全新的世界史》


解读材料,从“能源与国家的发展”或“能源与国际关系的变化”等角度,提炼一个与“能源”有关的观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