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的科技进步与城市发展

城市发展的阶段时间技术进步
前期19世纪以前人力与畜力;航海贸易
中心化阶段19世纪前期蒸汽机使用和运河建设
19世纪中叶蒸汽机车和铁路
19世纪晚期高架铁路、电车及地铁
蒸汽和电力广泛使用
钢架建筑技术发明及电梯使用
郊区化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福特式生产;电报、电话发明
20世纪20年代起汽车大量使用及高速公路网形成
20世纪80年代后计算机、互联网、人造卫星
结合材料,以“科技进步与美国城市发展”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信息押题卷(一)历史试题
2 . 下表反映了1870—1900年世界船舶吨位数(单位:百万净吨)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       

年份

帆船

汽船

1870年

14.1

2.7

1880年

14.5

5.5

1890年

12.0

10.2

1900年

10.0

16.2

A.促使世界各国工业差距不断缩小B.有利于更多国家扩大工业产品的出口
C.适应了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需要D.为多数国家进入世界市场提供了工具
昨日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华大新高考联盟名校高考预测卷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科学革命引发了技术革命,然后推动了主权国家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进而导致欧洲百年均势秩序的生成与崩溃,这是科技革命(A)直接推动国际秩序(B)变迁的模式,即A-B模式;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人类当前正经历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中,无论是冷战时期的两极均势,还是后冷战时期美国主导的自由霸权秩序,都是国际秩序(B)直接推动科技革命(A)的发展模式,即B—A模式。总的来看,科学家的身份认同、国家能力和国际规则与规范在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变迁中交织互动,是国际秩序变迁模式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郑华、聂正楠《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变迁的逻辑探析》

运用世界史的史实,对上述模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上述一种或两种模式进行论证;也可对以上模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见解,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4-03-26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一度引发观展热潮。以下是该展览展出的其中八件文物。

材料

序号文物名称文物简介
1环球航行纪念章1589年,英国为了庆祝英国航海家德雷克完成环球航行的纪念章。
2尼日利亚的“马尼拉钱币”16世纪早期主要在欧洲制作,50个马尼拉钱币可以买一个非洲奴隶。
3复式显微镜1650-1700年,出现在荷兰,英国人胡克借助该发明发现了植物细胞结构。
4毛里求斯“殖民地银行纸币”1839年在英国伦敦印刷,在其殖民地毛里求斯发行。
5皇家小猎犬号上的精密计时器制作于1800年,因1831年随小猎犬号航行而声名远播。达尔文就是搭乘这艘船环游了世界。
6美国大选徽章1868年铁质的美国总统大选徽章。
7俄国革命瓷盘1921年制作,为庆祝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8太阳能灯具与充电器中国深圳生产于2010年的太阳能充电电灯。
请对材料中的文物进行归类并说明归类理由。(要求:依据示例,概括类别的主题,写出文物序号,阐释理由,史论结合。)
2023-02-02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高三上·山东滨州·期末
5 . 下表是法国、德国、美国、英国四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单位:%)。其中④是(     
年份
国家
四国合计
1913143661672
192014475975
1937114251270
194811.253.43.93.672.1
A.德国B.英国C.美国D.法国
2023-01-12更新 | 340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12世界现代史(选择题)-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项汇编(统编版)
6 . 19世纪晚期,橡胶和石油成为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印度黄麻被用来制造麻布、麻绳、麻袋,椰子树因有制造绳索、船帆、肥皂、蜡烛、大造黄油等用途而在荷属印度尼西亚密集栽培这主要体现了当时
A.资本输出是西方侵略的主要方式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确立
C.亚洲成为欧美列强角逐的核心区D.工业革命推动商品生产革新
2022-05-20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西南名校联盟“3+3+3”高三教学质量诊断性联考(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发展教育。西周时期就有“学在官府”之说,汉朝设立的太学,以及西晋开始设立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中央官学之外,还有自汉朝开始设立的地方官学。私学产生于春秋时期,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唐朝以后,私学得到进一步发展,私人设立的学垫、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款育的重要形式,宋代书院制度的建立,更推动了私学的发展。无论官学还是私学均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材,官学与私学的发展为科举制提供了有力支撑。

——摘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美国大力支持私立学校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发展公办教育。1852年,美国颁布普及义务教育法。南北战争前,27个州中已有25个州设立了州立大学。南北战争后,各州普遍开办了公立中学。中高等教育中普遍去掉了神学内容,而增设了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科目。从1870年至1890年美国普及教育经费增加了120%以上。1862年,奕䜣持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外语学校——京师同文馆。此后洋务派还创办了天津电报学堂、福州船政学堂等新式学校。与此同时,中国留学教育也得到发展。1872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4120名学生赴美留学。

——摘编自刘祚昌等《世界通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接管了教会学校、各级各类学校。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20世纪50年代,国家还提出了受教育者要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摘编自王绘林《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后半期中美教育政策存在差异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政策。
8 . 据学者统计,在1820年到1870年间,英国工业占世界工业的比重由50%持续下降到32%;同一时期,英国占世界贸易的比重由27%下降到25%,据此可知英国
A.工业进程发展缓慢B.丧失经济霸主地位
C.世界竞争力仍较强D.世界经济影响下降
2022-05-16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考全国卷命题预测文综历史试题
2022·湖北·模拟预测
9 . 19世纪最后30年中,英国议会中两大政党的最大分歧是关于“无形帝国”和“有形帝国”的争论:自由党政府坚持自由贸易和开放市场的“无形帝国”,保守党则主张限制自由贸易,加强对经济控制的“有形帝国”。这一分歧(       
A.改变了传统的自由主义政策B.反映了英国实力变动的现状
C.标志着国家干预经济的开始D.加速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10 . [世界市场]

材料马克思指出:工场手工业的初次繁荣(先是在意大利,然后是在法兰德斯)的历史前提,乃是同外国各民族的交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起来以后,对外贸易又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结果,对外贸易的扩大,虽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幼年时期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中,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必然性要求不断扩大市场,它成为这种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所以,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既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又是它的结果。

——摘编自栾文蓬《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研究一世界市场的经典叙述与现代特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关系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简要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2-04-02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必刷卷05-2022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