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美英德三国工业生产数据表(以1913年为100%)

国别

1860年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13年

德国

14

18

25

40

60

89

100

英国

34

44

53

62

79

85

100

美国

14

11

17

39

64

89

100

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是
A.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生产值位居世界前列B.德国的工业发展速度和英国相比长期落后
C.科学技术极大影响了大国的经济发展速度D.美国取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心
2022-04-20更新 | 419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届四川广元高三第一次高考适应性统考文综历史试卷
2 . 1851年时,全法国只有巴黎、鲁昂、南特、波尔多、马赛和里昂6个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到1896年,10万人以上的城市增加到14个。1851年,仅有3%的法国人住在经济发达的塞纳省,及至1911年,居住在塞纳省的法国人已占法国总人口的10%。对该变化解读最合理的是,这一时期法国
A.科技创新水平领先世界B.经济水平迅速赶超英国
C.政治变革促进经济发展D.工业化带动城市化进程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最早的现代博览会始于1851年英国成国工业博览会,历次博览会,无不烙下时代印记。

世界博览会产品简介(部分)

时间和主办国代良性展品展品化息的解读
1851
英国伦敦
主办国英国展出的大功率蒸汽机、高速汽轮船、机床等产品轰动世界,中国的展品包括瓷器、屏风、象牙雕刻、珐琅彩铜器、大理石群像等,“荣记湖丝”获得“制造业和手工业"奖牌伦敦博览欠展示了英国率先完成工业化,以蒸汽动力机械为代表的先进工业革命成果;中国则以传统工艺、美术手工业品为主,反映了传统手工业技术精淇,但现代化滞后,工业发展程度低
1904
美国圣路易斯
主办国美国展示了汽车、飞机等新交通工具,电动机、电报、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气设备,塑料、化肥、炸药等化工产品。清政府以丝绸、茶叶,雕花瓷器、景泰器等为代表性展品。(2)
2010
中国上海
主办国中国展示了载人航天技术、可食用环保包装材料、多媒体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美国则以将日光转化为电力、屋顶花园、再生竹制成的地板等为代表展品。(3)

——据马敏等编《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等


参照(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3)的解读。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化、近代化是一个极其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对这个历史进程作整体性的概括与总结,其中关键性的问题有如下三个方面

考查视角解读
关于历史时机的问题近代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有利于工业化准备和开展的历史时机。
第一次出现于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
第二次有利历史时机出现于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发生之后。
第三次有利历史时机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之后。
关于力度的问题对旧的经济、政治制度实行结构性的变革与改建,是保证工业化顺利开展不可或缺的前提,而且其本身也就是近代化的重要内容。社会的结构性变革与改建应着眼于它的实效,而实效又取决于变革时的力度。凡提出的变革目标和变革所获得的广度、深度,速度,是与当时的具体历史环境和发展要求相符合的,其力度便是适度的和有效的。
关于合力的问题当一国经济、政治、文化处于低水平时,自然不能为历史的运动提供必需的启动力与持续力,也就不能把握好历史的时机和力度。反之,情况则会完全不同。因此,采用多角度、多因素和较长时段的综合分析方法,了解各种历史力量或相互抵消、牵制,或相互补充、促进而形成的合力状况,应成为研究各国内向发展的基本手段和出发点。

——据周友光《论近代世界历史上的内向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任意选择一个或多个考查视角,自拟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如表解读正确的是
A.欧洲主要国家的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B.欧洲主要国家工业化发展不平衡
C.英国成为工业化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D.推动了世界交通及通讯方式变化
6 . 1860年,英国炼铁工厂的年人均产量为23.9吨,美国为16.2吨;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炼铁工厂人均钢材产量为44吨,美国为69吨。20世纪初的数据表明,英国工人的平均功率为5.3马力,美国为10.8马力。对此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A.钢铁产量变化改变了两国产业结构B.加强技术革新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
C.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垄断组织的出现D.控制海上霸权可保障国力领先世界
2021-12-13更新 | 286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一)历史试题(康德卷)
7 . 从1870~1913年,世界人均GDP的年均增长为1.3%,经济增长的加速不仅由于迅速的技术进步,也由于以英国为主所建立的自由经济秩序加剧了新技术的扩散。虽然这不是一个全球收入平等化的过程,但是它使全世界的所有地区的收入都有所提高。对上述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推动世界经济较快发展B.技术扩散推动世界各地收入提高
C.经济增长根源在于自由经济秩序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建立
8 . 如表是《1870~1900年世界铁路里程表》。对此解读最正确的是
1870~1900年世界铁路里程表(单位:千公里)
年份全世界欧洲美洲亚洲非洲澳洲
1870年21010593822
1880年3731691751658
1890年61722433134919
1900年790284402602024

A.工业生产发展推动了进一步革新运输工具的需求B.全球落后地区铁路里程增长速度落后于发达地区
C.铁路向全球延伸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重要表现D.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铁路发展不平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个人口众多的家庭的母亲说:与她那供孩子睡觉、哭闹、玩耍、干活的只有一扇窗的房间相比,她宁愿去曾经工作过一段时间的工厂。工厂的环境安静有序,就像是在度假,不像家里那么杂乱吵闹。下班以后,她常常不想回到家里。但家里的婴儿常常生病,她只得辞去了工厂的工作。现在她整天在家缝制上衣,工作时间比以前长,挣的钱却更少。另外,在家里,孩子们在她的面前会提出各种要求,而为养活他们所需的稳定工作需要全神贯注,因此她常常顾此失彼。她的生活变成了令人筋疲力尽的追逐,以至于“每天早晨我都不想起床开始新的一天”。

另一个有三个孩子要养活的柏林寡妇有几句话,向户口调查人诉说了她的痛苦处境:“因为工作和疾病,我的孩子不可能在家里得到正常的养育,我把他们送进了孤儿院。因为我作为母亲,感情上接受不了,三个月后我把他们又带回了家里。我希望他们多少能照管自己:他们不可能指望我。”按:上述材料选自一段对1898年柏林生产状况的披露。

——安妮特·库恩、约翰·卢森主编《历史上的妇女》


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两个相互关联的现象,指出其所反映的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状况并予以合理解读。(要求:写出历史现象与相应的社会经济状况,解读符合时代特征,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1-03-08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1500年到1900年,欧洲建立起世界上空前强大的一种政治、军事、经济、技术和科学体系的结合体。在建立的过程中,欧洲本身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同时对其他大陆,对美洲、非洲和亚洲的文化,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影响,有时破坏它们,有时刺激它们或促使其生气勃勃,并且,总是向它们提出要么抵抗、要么适应的问题。欧洲的这种优势约于三百年前逐渐开始变得明显,到20世纪初,随着欧洲殖民帝国的普遍建立而登峰造极。

——摘编自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加以评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21-04-20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3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Ⅰ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