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1 . 1875年时英国的生铁和钢产量是德国的两倍左右,然而仅仅11年后,美国的钢产量就超过了英国,18年后,德国的钢产量也超过了英国,到1913年,德国的钢产量达到了1894万吨,英国只有779万吨。这反映了
A.世界政治局势进一步紧张B.德国已成为世界工业霸主
C.英德争夺霸权的矛盾激化D.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加剧
2 . 1884年,英、法、德等国参与签署的《柏林会议关于非洲的总议定书》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各国所占非洲大陆之沿岸地区,有责任保证贸易自由和过境自由。《柏林会议关于非洲的总议定书》客观上
A.根除了列强争夺非洲的矛盾B.适应了世界市场发展的需要
C.改变了非洲长期落后的局面D.导致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3 . 如表为学者统计分析得出的1860一1913年间资本主义国家人均工业化指数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国日本
1860年642120152020
1913年1151265985262020

(备注:100=英国1900年时的水平)
A.俄日经济增长缓慢B.德国引领欧洲经济发展
C.英美主导国际秩序D.世界发展不平衡性增强
4 . 19世纪,英国知识界对教育的内容展开争论。一派认为科学应该是教育的主体,它是文明的基础和国家富强之所在。另一派别认为古典人文科月应该是教育的核心,人文教育不仅追求纯粹知识,还是人类实现美、快乐、自由和道德的途径。据材料可知
A.启蒙运动推动了教育内容的争论
B.工业化的发展引发了对教育的思考
C.科学教育的价值远超过人文教育
D.科学与人文教育并重成为社会共识
5 . 如表是一组美国20世纪农业发展状况的数据统计,表中数据反映出20世纪的美国
年份农场数量(万个)农场面积(万英亩)农业劳动力人数(万人)单个劳动力经营面积(英亩)
190057484130116872
1945585.5114160832.5137
1980230.9104200370.5281

A.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逐步下降B.农场面积随领土扩张不断扩大
C.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效益提升D.生产效率低导致农业劳力流失
2022-04-09更新 | 360次组卷 | 8卷引用:广西桂林、崇左、贺州、河池、来宾市2022届高考联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根据下表提供的有关数据,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应该是
平均时间1885~1919年1920~1944年1945~1964年
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30年16年9年
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7年8年5年
A.科学技术与生产、销售的结合程度越来越紧密
B.财富的追求驱使着人类不断在科技上创新发展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没有科技含量
D.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022-04-02更新 | 408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博白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10月份考试历史试卷
7 . 据统计,19世纪中期,英国活畜由1842年前的全数依赖国产,日渐转向依靠美洲、澳洲输入。19世纪末,牛、羊、猪之进口比例依序已高达40%、50%、80%。这反映当时
A.英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C.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D.世界各地的工业化皆有发展
8 . 英格兰的大学在科研方面跟进得有些迟,但是在19世纪晚期,即便最古老的牛津和剑桥大学也设立了新的科学教授职位,专门从事研究,不少研究同技术和工业有关。这说明
A.英国科技和经济日渐衰落B.当时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C.科学研究是工业直接动力D.教育状况决定着技术水平
9 . 汽车发明之后,人们感慨:“伟大的发明!有了它我们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啦!”现在,开车出门道路上汽车首尾相抵,行进艰难,人们戏谑:“快醒醒,又前进了两米!”这说明了
A.科技革命加速了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B.汽车发明给人类带来的便利
C.人类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注意可持续发展D.汽车过量发展带来交通拥堵
10 . 完成英国工业革命的核心人物是工匠的儿子瓦特,是铁匠的儿子法拉第,是农夫的儿子焦耳。他们自小就生活在生产实践第一线,勤奋好学,善于探究科学原理,能自觉接受科学对技术的指导。这反映出工业革命中
A.发明家起决定性作用B.英国已成为工业革命中心
C.科学与技术相互交融D.自然科学广泛应用于生产
2021-12-12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梧州市2022届高三10月摸底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