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市场是个经济范畴,但也明显地包含有空间及地理的含义。纵览近代世界史册,世界市场的产生与形成过程,正是国际贸易从西欧,从环地中海区域逐渐扩展到非洲、亚洲、南北美洲及大洋洲的历史。自世界市场产生以来,全球已不复存在封闭型的经济强国。凡是生产发达、技术先进之国,必定是经济开放、贸易扩展之邦。这可在近代史上葡、西、荷、法、英各国兴衰更迭中引出规律——一旦掌握海上贸易霸权,其经济必然随之繁荣,而每当失去海外贸易优势,其生产必然随之凋敝。

——摘编自李吟枫《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历史作用》


阅读材料,围绕“世界市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史实对该观点进行阐释。(要求:根据材料提出观点,观点明确,分析须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020-09-13更新 | 35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四区统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侯紫娟《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历史进程1947~1994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发展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在《西方那一块土》后记中写道:任何文明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短处,西方文明并不例外。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有些西方人却把自己的文明说成完美无缺,而其他文明则一无是处。在他们眼里,西方文明从一开始就是对的,指引着正确的方向;其他文明则从一开始就错了,隐含着天生的“劣根性”。这种说法尽管荒唐,而且越来越不能拿出来登大雅之堂,但它却流传广泛,很容易让一些人信以为真。……西方文明的确有许多长处,值得他人学习,但也有不少短处,须被他人引以为戒。……西方文明来自西方本土,而不来自西方的上天;西方文明是土生土长的西方本土文明,有许多现象是它所特有的,并非所谓的“普世价值”。《西方那一块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西方文明有它的源,也有它的流。


提取材料中有关西方文明的一个观点,围绕这一观点拟出具体的论题,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予以阐述。(要求:列出提取的观点,写出具体明确的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5 . 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人类历史进程,也带来了观念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科学家虽然仍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原有工业革命时期的旧有技术,无视电力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化工等新兴工业发展缓慢。而同时期的美国则非常重视新的技术及其成果,他们特别注重发展应用技术,加强在这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引进。一战期间,美国借助自己和平的环境及其优越的待遇,大量吸收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为美国的快速发展集聚了大量人才。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人们的时空观与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有密切的关系。……无线电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使信息传播最大限度地克服了时空限制,使人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今,发生在遥远地区的种种事件,都比任何时候更直接、更为迅速地对我们发生着影响。“全球化”作为一种改变现状的变化范式,已经成为了替代“现代化”的一种话语和社会想象。

——韩斌《媒介技术发展与人类时空观演变》


完成下列要求: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技术进步促进人类时空观念变迁”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通畅)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既产生积极作用,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就德国而言,在工业化初期,为解决、缓解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政府和企业采取的各种措施如下:

社会问题采取措施
农村劳动力流动受到限制1807年的“十月敕令”为普鲁士农民获符了人身自由、市民和农民自由地从事职业、劳动力自由流动、农村人口自由进入城市提供了法律依据。1811年的《关于调整地主和农民间关系的敕令》解除了农民对地主的负担和劳役,有利于农民获得真正的自由。1849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人身自由和法律平等、经济生活自由、迁徙自由以及选择职业自由等基本原则。1867年的《职业自归法》和《迁徙自由法》进一步为从业人员自由选择职业扫清了障碍。
城市住房紧缺在帝国和城市管理机构推动执行公共建房政策的基础上,各大企业和个人也都以不同方式参与城市住宅建设
环境卫生条件差为解决疾病传播和人口死亡率高的问题,工厂主首先自己动手挖井,解决工人的饮水来源问题,后来铺设地下水管道和排放污水管道。加强卫生立法。
婴儿入托和学龄儿童入学困难、劳动技能断层、失业率上升一方面,德国通过多种渠道发展义务教育,解决流动人口、新移民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广泛开展职业教育、普及成人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和专业技术水平。
贫富分化严重、贫困增加德国城市中较早地出现自发援助和照料穷人的活动。1855年,《穷人权利法规》生效。1873年,成立社会政策协会,使当时自愿教助活动发展成全社会的公共福利事业。1883年,国会通过《疾病保险法》。1889年,通过《老年和残疾保险法》,规定保险费由雇主、雇员和国家三方共同负担。
材料提供了近代德国解决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或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在过去的10000多年里经历了三个侧重点不同的科技活跃时代,可分别称为“生存大革命”“交流大革命”和“效率大革命”。这三场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且不可逆的影响。


——摘编自【美】董洁林《科技创新简史》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人类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8 . 闵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3年2月4日,英国生物学家霍尔丹在剑桥大学发表了演讲,畅想科学应用的未来,提出科学将对传统道德提出挑战并造福人类。随后,哲学家罗素予以批评性回应,警告人类对科学的滥用将导致毁灭性的灾难,指出“科学并没有给人类带来更多的自我控制,更多的爱心,或在决定行动之前克制自己激情的更大力量”,“科学可能导致我们文明毁灭”。罗素表现出来的对科学的质疑,不仅呼应了20世纪初科学发生的质的飞跃,也可以说是20世纪初滥觞于西方知识分子中间的一种流行思潮,它与不久前发生的那场人类浩劫有关,也是对启蒙时代以来有关“科学导致进步”这一观念的深刻反思。

——摘编自刘钝《“两种文化”视野下的霍尔丹与罗素之争》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19-11-12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练习(三)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世纪中国开始用白银取代贬值的纸钞和铜钱,随之引发深远效应,影响远及五大洲上穷乡僻壤的居民。中国人将丝卖给英国人、荷兰人,英国人、荷兰人以西班牙比索(peso)支付……穆斯林和基督徒先后到也门的红海港口摩卡( Mocha)购买咖啡,也促成白银流入东方。当时摩卡是全球唯一的咖啡生产中心,……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其所举办的社交聚会上,将这一穆斯林饮料介绍给他的天主教贵族,他们以中国瓷器吸饮加了糖的咖啡,然后来根弗吉尼亚香烟享受香云吐雾之趣,而加在咖啡里的糖,产自非洲大西洋岛屿圣多美岛上的奴隶种植园(后来用巴西奴隶种植国的糖),有些贵族更爱喝巧克カ,英格兰人则渐渐爱上中国茶。巧克力是阿兹特克帝国的贵族饮料,非常珍贵,因而可可豆甚至被当货币来用,而在西伯利亚,中国茶也变成货币。

——摘自《贸易打造世界》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有据,表述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93年佛罗伦斯凯利对《伊利诺伊工厂车间巡视法案》的提案:

第一条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和妇女不得在工时超过单日8小时或单周48小时的任何工厂或车间受雇。第二条妇女或16岁以下儿童不得在任何场所从事任何用于销售的大衣、马甲、长裤、外套,或任何用于销售目的任何款式的服饰的制作或边角处理、修改或修补工作。工厂法案被宣布违宪:伊利诺伊州最高法院,1895年3月18日根据宪法,妇女与男子同样享有不可否认的、就其劳动签订合同的平等权利。……在这些权利中包含并因此给予她的是签订和执行合同的权利。该法律给予她和其他公民依靠在人文、科学、专业技能和其他职业中的知识、诚实和勤奋谋生的权利不得因为性别之故被否定或损害。

——摘编自【美】约翰拉法格著《合众存异:美国人的历史》


结合世界近代史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并予以评析。(要求:信息提取准确,评价客观,史论结合)
2019-04-28更新 | 15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3练妇女解放女权运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