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在工业化时代,制造业一直是衡量一国强盛的最重要指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主要国家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1750—2019)
从材料中任选某一时期或某一个国家,分析其制造业变化的情况,并进行合理解释。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位学者在总结19世纪至20世纪的人类历史时,使用了如下标题:

国际权势构造的极化趋势出现、新兴强国的急剧崛起和列强相对实力位置的大幅变动。


根据材料,结合19世纪至20世纪的人类历史,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各个积极备战的民族国家之间,存在一种均势,在这种环境下,国家开始具有了三种维度:科学国家,目的在于利用科学、技术和发明为国家服务;战争国家,随时准备保卫该国的政治、经济和帝国的利益;社会国家,它专注于解决危险的阶级问题和确保国内稳定。国家的这三个面向并列发展:它们是同一种抱负的不同侧面,同一项事业的不同分支,它们无处不在。

——据(印度)萨维帕里·戈帕尔等主编《人类文明史,第7卷:20世纪》

材料二   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欧洲看来很可能会从首要地位下降到从属地位,但后来发生的情况并非如此。相反,尽管欧洲的军事、经济和政治势力相对地衰落了,但它的文化却正以前所未有之势横扫整个世界。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落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以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为限,结合不同国家的实例分别阐述三种维度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作者的观点进行合理解释。
2022-12-26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2023届1月高三选考模拟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一种世界观,也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达尔文主义”不仅在欧美思想界拥有极其广泛的影响,而且在当时的社会政治实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核心内容“宿命”、“等级制”和“奴役”、“优胜劣汰”,诸如“生存竞争”、“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核心概念已经成为当时的“时代标签”。

——摘编自周保巍《“社会达尔文主义”述评》       

材料二1895年,严复在其译述的《天演论》中,阐释了“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种族与种族、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是一种大竞争的局面。在竞争中,谁是强横者,谁就是优胜者,就能生存下去;谁是弱劣者,谁就要在竞争中失败、灭亡……不到几年《天演论》便成了一般救国人士的理论根据,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名词也便成为社会上最流行的口头禅了。

——摘编自李云泉主编《中西文化关系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热词在中西方流行作出合理解释。
2022-11-10更新 | 312次组卷 | 3卷引用:题型06历史理解、阐释类-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请从上述图片中任意选择三张有关联的图片,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释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6 . [世界大国的兴衰]

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苏联、美国九个国家相继成为世界强国。纵观近代以来的世界强国,可以看出:强国之间的竞争既是普遍的,又是十分激烈和残酷的。强国在其兴盛时期,都是重视创新的,而不是墨守成规的;都是不断改革的,而不是因循守旧的。一种制度建立后,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才能保持它的生命力。强国兴盛后,很容易犯的一个大错误就是把它强盛时期实行的制度、政策以及占主流地位的思想文化奉为神圣,凝固僵化,不再与时俱进,减弱甚至丧失了进取和创新精神,于是就被后起的国家赶上和超过。

——摘编自齐世荣等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由于人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的行为,历史上人的活动的结果和作用即历史行为的客观作用,与行为者的主观目的是相联系的,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观目的与客观作用一致的形式,可称为历史的自觉工具,反之,则称为历史的不自觉工具。但不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它一旦产生,其价值和影响就不再局限于行为本身,都已经载入史册,都对历史发展产生了作用。

——董小川《历史行为的客观作用问题——主观意志与客观效果的历史思考》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加以论证。(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发展进程

时期发展进程
工场手工业时代
(15世纪末—18世纪后期)
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全球联系初步建立。
工业革命时代
(18世纪后期一20世纪初)
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
二战后初期金融、投资和贸易领域的国际协调得到加强,世界经济进一步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国际组织。
请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一个时期的发展进程,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认识。(要求:明确写出进程,史实准确,表达清晰,史论结合)。
9 . 阅读表格,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事件

时间

事件

1785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1972年

尼克松访华

1866年

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1973年

中东石油危机爆发

1946年

第一台计算机诞生

1978年

中国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1947年

杜鲁门主义提出

1987年

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1949年

北约成立

1989年

波兰剧变

1951年

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1992年

微软公司进驻中国

1956年

苏共二十大召开

1993年

欧盟成立

1961年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

2000年

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召开

1962年

古巴导弹危机

2001年

中国加入WTO

1964年

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2003年

中国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阅读表格,选用表格中的三个事件拟定一个主题,用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元素用途
铁可用于制作农具和兵器;纯铁可用于制造发电机和电动机的铁芯;钢铁可以制造机器和使用于建筑行业
富含有机硅酸盐的黏土可以制造陶器或瓷器;硅晶体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板和各类芯片的必须材料
提供宝贵的能量来源(煤炭和石油);古代中国已使用煤作为燃料

——摘编自孙亚飞《元素与人类文明》


文明进步的过程,其实就是人类更好地使用不同元素的过程。选取材料中任意一种元素,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解释。(要求:至少列举两个史实,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