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如表所示为1873年和1893年中国进口货物分类统计(值单位:千万)。依据如表可知,中国进口货物组成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这主要是由于
年份总计生产资料消费资料
合计建筑用品:设备(包括车辆船艇);器材:半成品:材料、燃料;等等合计消费性原料
%%%%
187310348783838.183838.19510491.987568.5
1893235823197338.4182837.821609091.63072313.0

A.海关自主权逐步丧失B.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C.国际环境的显著改善D.中国政治局势的剧变
2021-01-16更新 | 188次组卷 | 2卷引用:金太阳2021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新高考卷)
2 . 下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经济、民族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
A.自然经济、民族企业、洋务企业、外资企业
B.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民族企业
C.自然经济、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企业
D.民族企业、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
2020-11-18更新 | 544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6届陕西西北工业大学附中高三第二次适应考文综历史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9.17世纪,英国失地农民的数量还比较有限。1536年法令规定:所有健康的人,一旦被发现乞食,要被剥光衣服,绑在马车后游街示众,同时鞭打至流血,然后遣返原籍。随着圈地规模的扩大,英国政府逐渐认识到,农民进城流浪的问题是社会转型带来的。1572年法令规定:对贫民要进行救济,要求治安法官给每个教区的贫民登记造册,将他们遣返回乡,由当地安置。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失业问题成为比流民更为严重的问题。1629年诰令明确指出:要尽一切可能“为贫民提供资金和原材料,安排他们就业”。随着工业革命的逐步开展,工业化地区需要更多的劳动力。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贫困者必须进入济贫院,参加劳动。其目的是培养受救济者的劳动习惯,使他们能靠劳动谋生。

——摘编自刘书增《社会转型时期英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

材料二   尽管苏南地区近代工商业有长足的发展,而且也需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但其本身发展并不充分,容量也有限。据1933年的调查,苏南地区工厂工人为337222人,这其中苏南籍的农民工人约占60%,总数仅在20万人左右。伴随近代化的步伐,一些近代城市相继兴盛起来,城市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刺激了对农产品的大量需求,因而,在这些城市近郊逐渐兴起了一批以种植蔬菜、花卉和水果以及养殖奶牛、蜜蜂为业的农户或畜牧树艺等新式农场。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了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植棉业、蚕桑业、园艺和畜牧业的迅速发展,使农业内部吸纳的农村劳动力达70%。

——摘编自周中建《近代苏南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处理农村剩余劳动力政策的变化,并说明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我国苏南地区和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不同之处,并分析近代苏南地区出现这些不同的原因。
2020-10-25更新 | 922次组卷 | 24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9世纪70年代以来由中国人创办的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买办”资本的比重非常可观。“买办”受雇于洋行,又投资或主办独立的近代工商企业,同包括外国资本在内的其他企业争利于市。对材料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A.买办完全依附于外国商业资本B.买办资本不属于近代民族资本
C.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源于买办D.买办性与民族性既对立又统
2020-10-14更新 | 185次组卷 | 25卷引用:【校级联考】陕西省西安地区陕师大附中、西安高级中学、高新一中、铁一中学、西工大附中等八校2019届高三3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有人考察了32个传统手工行业,鸦片战争后衰落的有7个,继续维持的有10个,发展并向机器工业过渡的有15个,另外还有新兴的手工行业1个。由此说明
A.传统手工业是近代工业产生途径之一B.列强侵略促使资本主义萌芽夭折
C.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加快向前发展D.政府扶持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6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租收入仍然是经济剥削中最稳当的方式,当时的地租额是很高的,一般是占其地价的十分之一,有的甚至达到三分之一,这就是说,投资土地的利润一般是10%左右甚至达到30%.上述状况表明
A.土地税仍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B.重农抑商政策更加强化
C.近代工业资本原始积累处境艰难D.君主专制制度日益腐朽
2020-03-02更新 | 128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渭南市咸林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网上自我检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交换物品的场所称作“市”,通常设在人民经常集聚的地方。商朝就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独立商人。商业贸易的范围遍及商朝统治区域,以及周边的地区。这时,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直到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才被突破。秦汉时期,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从隋唐到两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城市商业进一步繁荣,出现了纸币。元、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出现,地域性商帮形成。

——摘编自童超主编《看得见的中国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中国。1864年,英国在香港开办汇丰银行,1865年在上海设立分行,随后又在中国许多城市设立分支行。1897年,盛宣怀奉旨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先后在北京、天津、重庆等地设立分行。19世纪70年代,随着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股票也开始走向市场,其中较著名的有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的股票。为了适应股票交易的需要,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1900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之后在广州、上海等地也出现了大型百货公司。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近代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演变的过程,并指出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商业经营形式的变化,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8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2019-06-08更新 | 8981次组卷 | 92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年高三上期第四次模拟考历史试题
9 . 自19世纪60、70年代起,诞生了一批中国绅商自行创办的新式企业。下列选项中,对上述企业表述准确的是
A.官营企业、国家资本、手工工场B.民营企业、私人资本、近代工厂
C.民用工业、官商合办、合股公司D.民族工业、官督商办、机器生产
10 . 1872年创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是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1873年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进行生产。上述企业所反映的民族工业产生路径包括
①外商投资
②洋务派创办
③商人投资
④手工工场转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