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务运动的口号、创办的企业及其他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城市与城市精神武汉、巴黎大事记(节选)

时间武汉巴黎
18—19世纪1890年,张之洞在汉阳创办湖北枪炮厂1893年,张之洞在武昌创建自强学堂1789年7月14日,法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
1871年3月18日,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义,建立了巴黎公社。
20世纪上半期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成立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与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1938年6—10月,武汉保卫战,毙伤日军四万余人,迫使日军停止战略进攻。此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945年9月,武汉光复。
1928年8月27日,德美法英等15国在巴黎签订了《非战条约》,第一次正式宣布在国家关系中放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从而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互不侵犯原则的法律基础。
1940年6月14日,巴黎被德军占领。
二战期间,巴黎是法国抵抗运动的重要中心之一。
1944年8月25日,法国人民在戴高乐指挥的装甲部队协同下,解放了首都巴黎。

——根据陈会颖编著《中外历史对比年表》等整理


(1)简要概括上表两座城市“城市精神”的相同之处。
(2)有人说,精英人物铸就城市精神。也有人说,地理方位成就城市荣光。对此,你有何看法?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 . 下表为洋务运动期间推行的重要举措大事年表(部分)。据此可以推知
时间事件
咸丰十一年(1861年)恭亲主和文祥设立同文馆于北京
同治四年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附设译书局
同治十一年李鸿章挑选学生赴美国留学
光绪二年(1876年)李鸿章派军官赴德国学陆军,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

A.崇尚西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B.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清政府发展近代工业以自强
D.洋务运动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3 . 以下是洋务运动大事年表,从表中能够提取到的正确信息有(  )
创办时间 企业名称 创办时间 企业名称
1861年 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72年 李鸿章在上海设立轮船招商局
1862年 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 1872年 曾国藩派容闳率领首批30名幼童赴美留学
1863年 上海设立广方言馆 1878年 上海筹建机器织布局
1864年 广州设立广方言馆 1878年 李鸿章在天津设立开平矿务局
1865年 李鸿章筹办江南制造总局 1885年 天津设立陆军武备学堂
1865年 李鸿章设立金陵制造局 1887年 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初具规模
1866年 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 1888年 北洋舰队建成
1866年 设立福州船政学堂 1890年 张之洞建汉阳铁厂
1867年 崇厚建立天津机器局 1893年 设立湖北自强学堂
A.19世纪60年代以创办民用工业为主B.19世纪70年代后以创办军事工业为主
C.洋务人才培养贯穿整个洋务运动期间D.19世纪80年代海防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2019-12-17更新 | 175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模块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科学中心转移

世界科学中心依据
汤浅光朝(日)
《平凡社年表》
赵红州:
《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意大利1540—1610年1540—1620年
英国1660—1730年1660—1750年
法国1770—1830年1760—1840年
德国1810—1920年1840—1910年
美国1920年至今1910年至今

——摘编自潘教峰《五要素影响世界科学中心转移》

材料二   从鸦片战争到1895年,清政府主要引进军事技术和少数相关技术,对西方技术体系一知半解,未发展机器制造等基础技术和基础工业。这样,技术上落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循环。从1895年到1949年,国家陷入社会动荡与民族生存危机,国家的大量财政收入用于各种战争。从光绪新政到孙中山的《实业计划》,国家决定全面接受西方技术与科学,促进工业化建设。然而,各种举措都因为国家积贫积弱、社会动荡与日本侵华战争而难以彻底落实。

——据张柏春《近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现代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两大阶段,并简要指出阶段特征,分析各自的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对中国的影响。
2020-02-0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养正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治维新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868年发布具有政治纲领性的《五条誓文》,宣布正式进行改革
1869年明治政府强制实行“版籍奉还”、“废藩置县”政策,将日本划分为3府72县,建立中央集权式的政治体制
1871年成立文部省,逐步建立小学、中学、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并重金聘请欧美教授在大学任教
1872年颁布《固定银行条例》,正式移植欧美股份公司制度;第一条铁路一东京(新桥)至横滨(樱木町)间铁路通车
1873年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欧美国家建立常备军
1881年内务省发布《劝农局处务条例》,提出“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1882年参照法国刑法,订立刑法
1883年首相伊藤博文主持修建了豪华的“鹿鸣馆”,馆内有18个西洋式活动厅室,成为推广欧式生活的场所
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
1898年参照法、德法律,颁布民事法,制定美式商法(1899年)

材料二洋务运动火事年表

时间事件
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尔械所,任川中国工匠,仿制西式伦炮
1862年在北京设立专门养翻译人员的“同文馆”,这足清代最早的“洋务学堂"(1902年升入京师火学堂)
1865年在上海建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内设制译馆;同年,又在南京建立企陵机器制造局
1866年在福州建立马尼射政局,建造军舰
1872年在上海建立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出洋
1875年建议在各省设立洋学堂;创立科举将试中“洋务进取”一项
1880年在上海建止机器织布局,这是中国最华的机器棉纺织厂;同年设立南北电报局
1881年设立开平矿务局
1885年清政府新设立了海军衙门;在天津设陆军武备学堂
1890年在湖北、江西设立汉冶萍深铁厂矿公司

——以上材料均依据相关资料辑录而成

回答:

(1)依据材料比较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的异同。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不同之处的原因及其后果。

2018-02-01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抚州七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书籍、报刊、网络作为大众传媒往往承载着历史,见证着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时、地利、人和来进行分析,认为日本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此失天时;海口众多,处处可攻,此失地利;党派林立,人各一心,又失人和。而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凡事皆一洗因循之习”,军队历练,民众同仇,所以对日本“尚何有惧哉?”
——《战必胜说》
“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康有为全集》
(l)依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日本态度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申报》大事年表(部分)

—据宋军《申报的兴衰》整理
(2)充分挖掘材料二中的历史信息,概括1912年一1938年间《申报》的发展特点。
材料三下列是研究罗斯福新政的著作

(3)仔细阅读两份目录,指出两者关于罗斯福新政的主流评价有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3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浙江严州中学高三仿真考文综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大事年表(部分)
1853年     在家乡安徽参与帮办团练,抵抗太平军。
1861年     组建淮军。
1862年     率淮军调上海,升任江苏巡抚。
1863年     奏准设立上海广方言馆,培养外语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人才。
1865年     署理两江总督,创办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
1870年     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
1872年     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实行官督商办。
1874年     与日本代表签订《北京专约》。奉召进京见恭亲王奕,力陈中国修建铁路的重要,亦因阻力太大,未能实行。
1875年     与英国代表签订《烟台条约》。开始着手组建北洋海军。
1879年     架设大沽北塘与天津之间电线。奏设上海机器织布局,官督商办。
1881年     未经奏报修成开平煤矿唐山至胥各庄铁路,约10公里。
1885年     与法国代表签订《中法新约》。
1888年     北洋海军正式成军。
1895年     中日战争中国军队战败,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与日本代表签订《马关条约》。
1898年     同情维新变法,暗中回护个别“新党”人士。
年底被任命为勘河大臣,复勘山东黄河工程。
1901年     与英、美、俄、德、日、奥、法、意、西、荷、比十一国代表签订《辛丑条约》。
材料二 过去说李鸿章崇洋迷外,投降卖国,……现在大幅度转变到说李鸿章有爱国主义思想,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这种戏剧式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呢?我认为,李鸿章还是李鸿章,这种戏剧式的变化,是政治上的需要反映到了我们的历史研究上来,……我们的历史研究,仅仅服从某个时候,某种政策的需要,非带片面性不可。
——陈旭麓《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1988年)
(1)依据材料一所述史实,概括说明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的地位。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14-06-16更新 | 6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黑龙江哈尔滨市三中高二下期第一学段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