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短暂的春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纵观中国近代历史,阻挡和压榨中国民族工业的无疑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商品倾销,但这种状况在一战期间有了缓和的机会,“实业救国”思潮也在此时迅速崛起,同时也出现了规模较大、影响较大的群众性抵制洋货运动,使得外国商品在中国国内市场上严重滞销。民国初年,中国工业产品的增加,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还要满足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如面粉业和冶铁业,由于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发展得较快,纺织业由于进口的减少也得到较快发展。但一战结束后不久,面粉进出口马上转为入超;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在这期间,纺织业由战前的231家增至1920年的475家;而冶炼业由战前的8家增至20家。另外,列强仍然通过直接或间接投资来控制整个中国的工业。如纺织业和采煤业,到1919年,外国资本仍然控制着近60%的布机和75.6%的机械采煤。

——摘编自吴才军《简析20世纪初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春天”短暂的原因》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认为苏联的经验对新中国有示范意义,只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依靠内部积累迅速建立起强大的重工业,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各种必要的装备,使现代工业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导和支柱,才能加快推进新中国的工业化。国家制定的“二五”计划中指出,中国工业化建设在继续以重工业为中心,加快农业和轻工业发展,加强工业布局调整的同时,对国家急需的科学技术领域进行部署,集中力量发展航空、电子、船舶、兵器、核能、航天等系列新兴工业。

——摘编自孙星《论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形成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不同。
2023-10-01更新 | 268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蓬莱第一中学、 蓬莱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段考(一)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学者将19121920年间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出现“黄金时代”归因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下面几则史料.它又会告诉我们什么?

材料一   119141920年中国的净进口货值和净出口货值表(单位;千海关两)

年价净进口货值净出口货值入超
1914589.241356,227213,015
1917549.519462.93286.587
1919646,998630.80916.188
1920762.250541.631220.619

——据阮湘《第一回中国年鉴》

材料二   2日本和美国1913,1918年对华投投资和贸易表

日本美国
对华借款对华投资在华纱厂纱锭数是国对华贸易额在中国对外贸易额占比在华企业数
19131.06亿元3.8亿日元11万枚7.5%136
19183.54亿元8.8亿日元33万枚16.4%309

——据阮湘《第一回中国年鉴》

材料三

动用国货歌
诸位同胞,大家记好,中国国耻,二十一条.
……
提倡国货,经济绝交,雪耻妙法,没有再好。洋货虽丽,损坏甚平,国货虽粗,久用不了。
同胞苏醒,钱勿外抛; 抵制外货,立志坚固。

1915年河南某中学生创作


1915年北京某商铺歇业通告

——据汪水平《歌声诗意里的消费政治:近代“国货歌”的文本解读》


(1)材料一的史料对我们研究的问题是必需的吗?说明你的理由。
(2)材料二中的史料与帝国主义国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的现象相互矛盾吗?请加以说明。
(3)材料三可以从怎样的视角拓展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4)研究民族工业发展“黄金时期"产生的原因,应壑持什么原则?说说你的看法。
2023-02-1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暨下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发展大事件

1915年,荣宗敬、荣德生在上海创办申新纺织无限厂,并获得较大发展。

1921年,合组成茂新、福新、申新总公司,荣宗敬为总经理。

1931年,该公司扩展为9家厂。

略……

1951年,成立上海申新纺织厂管理委员会。

1954年,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设立上海申新棉纺织印染厂股份有限公司。

1955年,上海申新棉纺织印染厂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公私合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较大发展的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简述上海申新棉纺织印染厂股份有限公司公私合营的历史意义。
2023-01-1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文峰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4 . 经济政策和现象反映出社会形势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李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户口册)不造而得其虚实,贫吏不该而好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在1912年到19198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大于1.3亿元,8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

——摘编自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统计资料选辑》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两税法的特点。说出两税法的实施有何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9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1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7年,美国的参战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变数。如果这场战争基本上是一起欧洲争端,那么许多美国人都会认为与美国无关,美国人理应继续享受和平。可是,随着大战持续进行,这项叫做孤立主义的政策却逐渐变得不切实际。到19世纪末,美国已经照搬了西欧国家的制造业和工业经济,西欧和北美变得越来越像对方。……其实,早在1915年威尔逊就向国会递交了一份咨文,建议增加陆军,扩大舰队和增加海军人员。美国人看出,如果不适时参战,战后世界将与美国无缘。

——引自[美]费尔南德斯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美国不再“继续享受和平”,介入“这场战争”的原因。

材料二: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每一个强国,事实上除了西班牙、荷兰、北欧三国以及瑞士之外,全欧洲都加入了这场战争。……这一切现象当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改变,却要数美国人的参战。美国的加入,从此决定了20世纪历史的面貌。

——霍布斯鲍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一战结束后“20世纪历史的面貌”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

材料三: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时间国别减少比例
1915年与1914年相比欧洲列强1/5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英国1/2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法国1/3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德国完全停止出口

……取消德国在中国、埃及、利比里亚、暹罗、摩洛哥、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的特权,但将它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和利益转让给日本。

——《凡尔赛和约》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一战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材料四: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
2022-05-26更新 | 19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山东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6 . 近现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简表

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数/万元
1869-189450多500多1.421.41
1895-1900100450016.7750
1901-1911300560031510
1912-191960013000751625

(1)根据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传统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图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对中国传统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二,分析1895-1911年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当时社会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请举例说明。
(4)1912-1919年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当时有利的国内外市场条件是什么?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民国以来,天津著名民族企业家及其兴办的企业主要有:

民族企业家兴办企业企业特点
宋则久天津国货售品所抵制日货
周学熙华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启新洋灰公司具有官商背景,曾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
孙冰如寿丰面粉公司与民生、时局密切相关
范旭东久大精盐公司,永利制碱公司注重技术研发创新,产品质量国际领先
宋棐卿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所创品牌“抵羊”,暗含与国外品牌一争高下之意

——《近代天津十大实业家》

材料二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一中所反映的民国时期天津民族工业的相关信息,并分析促进其发展的有利因素。
(2)史料是历史研究的依据。简要说明图3、图4与图5、图6的史料类型与史料价值。
(3)任何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的存在,重大的历史事件之间总是存在某种内在的关联。结合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就图3、图4代表的历史事件与图5、图6代表历史事件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提炼一个主题,并用唯物史观进行解释。(要求:提炼的主题鲜明,写出内在逻辑,表述成文。)
2021-12-25更新 | 22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洋时期的关税收数,海关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1912年为3997万余两(关平两),1913年为4396万余两;一战期间收数减少,每年只为三千七八百万两(1915年为3674万余两);一战结束后,1919年达到4600万余两;此后逐年递增,1926年达到7812万余两,约比1912年增加1倍。

——摘编自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

材料二   1912-1936年中国钢铁业人均占有量情况表(单位:公斤)


注:1936年在进口总值中,我国钢铁占9.8%,石油、染料、机器、车辆、船舶等的自给率低,需大量进口。

——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9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民国初期税收变化的基本趋势,并指出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民国前期中国工业的发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棉花帝国”与“棉铁主义”

材料一   传统的全球棉花种植地带分布在印度河流域、中美洲和非洲东部这三大地区。1794年,英国企业家们建立了世界范围内的第一个机械化纺纱厂。此后,英国工厂纷纷在美国、中东、印度、埃及、巴西等地寻找新的原棉进口供应地。

材料二   十八、十九世纪,英国、美国和欧洲大陆的工业帝国纷纷建立起棉花纺织工业,棉纺织品成为世界贸易的大宗商品。为了生产廉价的棉纱和布料,欧洲人开始利用奴隶在中美洲种植棉花,曼彻斯特的棉花进口和利物浦的奴隶贸易同时兴盛。美国南部奴隶制种植园成为全球棉花产业最大的原料产地。印度也从一个既能种植原棉、又有高超纺织技术和销售市场的经济区域,变成了单一的种植区域。亚洲、美洲和非洲的农业生产者被整合到全球性的棉花帝国里。

材料三   张謇认为:“棉铁两业,可以操经济界之全权。”而棉纺织品进口是中国“第一至大之漏卮(比喻利益外溢)”“纺织根本在于棉,故奖励植棉,尤为根本之计划。”“謇对于实业上抱持一种主义,谓为棉铁主义。以为今日国际贸易大宗输入品,以棉为最……查近十年中海关贸易册,棉输入额多至一万八千余万,此乃海关估价,核之市价,近且及倍……欲赢此数万万,当用何法?则惟有并力注重输入额最高之物,为捍卫图存之计。若推广植棉地、纺织厂,是又惟有开发至大之富源,以驰逐于世界之市场。”


(1)根据材料一,在下图中描绘出18-19世纪英国棉花进口路线示意图。

(2)你如何认识“棉花帝国”和“棉铁主义”?
10 . 中国的现代化经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二   1949年以来,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工作,一直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的蓝图指导之下进行的。……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在独辟现代化道路这一点上,与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类似。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材料三   美国罗斯幅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找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角度,概括指出毛泽东对推进中国现代化蓝图做了哪些有益探索?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旧问题”是什么?是如何解决的?
2021-09-1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