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短暂的春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管子.治国》有云:“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古往今来,上自政治家,下自普通百姓。为此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安石的改革分为三大类别: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教育改革。他的经济改革意在扶持处于社会金字塔底端的农民、商人和工匠。王安石确信,只有当普通百姓的生活和福祉得到保障、整个社会繁荣时,整个国家才能强盛。他需要人民健康、富足,同时愿意为国家利益服务。

——摘自(加)卜正民主编《哈佛中国史:宋的转型》

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关于“振兴实业”的舆论宣传和为此而着力提倡的国货运动,激励了工商业者投资开办工厂,爱国华侨也竞相归国投资办厂和努力推销国货产品。1915年日本提出阴谋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全国人民更掀起了大规模的抵制日货运动,一时间人人以国货为荣,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摘自李侃等主编《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材料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为新发展阶段推动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王安石变法的基本原则,并从富国的角度写出变法期间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标志是什么?写出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创新上“先富带动后富”的举措?
2023-02-2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887年,他(严信原)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5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40台新式轧花机,雇用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近亿元,再加上扩建企业,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其中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草、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

——摘编自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的有利外部条件是什么?
2022-07-2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在中国,近代化(现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四洲志》

《变法通议》《海国图志》
江南制造总局奕䜣张之洞
开平煤矿《新学伪经考》林则徐
《资政新篇》李鸿章《时务报》

材料二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219198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万元以上,8年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1919年随着欧洲列强的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走向萧条。

——《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三  从“一五”时期起到“四五”时期,我国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涉及冶金、汽车、机械、煤炭、石油、电力、通信、化工、国防等诸多领域,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据国家统计局《建国以来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某个侧面,从表格中选出3个相关的关键词,并提炼出一个主题。
(2)结合材料二的信息,说明辛亥革命在推动中国近代化发展上的“成功与局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前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分析这一成就在经济、政治和国防等方面的意义。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因西方势力楔入而产生的经济变化只能像水面波纹一样层层翻出,缓缓荡开。这一过程,终近代百年尚未完结。虽然如此,自然经济终究因此而逐步走向分解,为资本主义因素的发生和发展让出了地盘。.......经济上的新旧代谢是在变了形的社会形态下实现的。从中获得最大利益的不是中国社会,而是西方列强。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2~1919年8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近一亿元。这8年相当于过去的全部投资的总额。其中,纺织业新设厂27家,投资额2 998.4万元……面粉业新设厂91家;投资额   472.3万元,烟草业新设厂12家;投资额为601.9万元。

——《中国近代史教程》

材料三:   奉大总统令:鄂江起义以来,战争倥偬,凡百生业,咸受影响,商众贸易尤遭损失……本总统蹙悯之。幸今者东南底定,民国肇基,商务为实业要政之一,亟应恢复,善后各事,尤宜审慎,须立永远之计,毋为权宜之策。

——《实业部通告汉口商民建筑市场文》

材料四:


材料五:

时间国别向中国出口减少比例
1915年与1914年相比欧洲列强约1/5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英国约1/2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法国约1/3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德国完全停止出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进入近代社会后“经济上的新陈代谢”的表现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了什么现象?
(3)阅读材料三、四、五,指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2021-05-2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材料二 李鸿章于 1865 年在上海开办第一个近代军火工厂——江南制造总局。

1872 年,李鸿章奏请清政府拨直隶练饷局制钱二十万串作为股本,委派从事沙船业的富商朱其昂、朱其绍兄弟在上海设局召集商贾。当年计招四十七万六千多两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航运公司。1882 年,在上海杨树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机器棉纺织工厂,上海机器织布局。1880 年,李鸿章奏准拨给官款,由郑观应主持,官督商办,并请准享有专利十年。        ——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

材料三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社会风尚转变过程中,最明显的莫过于阅报风气的形成,报纸比书籍在传播知识方面具有更大的时效性……同一时期,上海居民生活日趋西化,住洋楼,着洋服,吃洋菜, 乘洋轿,点洋灯,莫不以洋为尚,西洋话剧、电影、歌舞乃至赛马场、夜总会、舞厅等等进入城市日常生活。       

——《近代文明演变轨迹》


(1)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早期上海城市近代化历程开始的原因。
(2)“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对中国历史进程有什么深远影响?
2021-05-2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油田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以下是中国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张裕酿酒公司在1892~1941年间的部分发展大事。

1892张弼士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开创了中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的先河。

1896从欧洲大批引进优质葡萄苗木,创建葡萄园,酿造出中国第一批葡萄酒。

1912孙中山先生到张裕酿酒公司参观,并题赠品重醴泉四字。

1917康有为、黎元洪等社会名流前来祝贺并留下诸多宝贵手迹。

1934张裕酿酒公司进入中国银行接管时期。

1941张裕酿酒公司被日军强行接管。


请回答:
(1)在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里,张裕酿酒公司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2)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阶级时期,张裕酿酒公司发展的状况如何?原因是什么?
2021-05-1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油田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观察下列图片,阅读材料:

材料一:《农民耕作图》和《古代中国农村的家庭纺织》


材料二: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江)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畅销,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材料三: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兴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被国民政府作为“逆产”强行“接收”、抵押、倒卖一空。

材料四: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却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摘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五:抗战期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民族资本主义又进入了一个黑暗的时代,战火连连,日本帝国主义的吞并……官僚集团凭借战时专卖制度,利用国家扶持民营企业的低息贷款,兼并民族资本,大发“国难财”。在国统区的工业中心重庆,1943年的871家工厂,停产者达到270余家。


(1)读材料一回答:上图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
(2)材料二反映了松太地区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材料指出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的时代,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什么热潮?简要概括1916年前后他的企业最为红火的原因。
(4)自2008年来全球遭遇百年罕见的经济危机,各国政府都在苦苦寻找出路。中国在这次风暴中的坚挺表现令国人倍感自信和骄傲。聆听历史,有所感悟:在你看来,秦二爷的理想能不能实现?说明理由。那个时代中国民族经济要发展的根本出路是什么?
2021-05-1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观察下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图中A.B.C.D反映了近代以来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基本发展脉络。


材料二   他(上面图2)善于利用状元身份为自己的企业谋求专利,经营得法,使……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除纱厂外,他还建立了垦牧公司、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产业。他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学校、图书馆、博物苑、气象台、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文化教育机构,有些在国内还是首创的,如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材料三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中国历史进入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37年中国历史进入抗日战争时期。1946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历史进入解放战争时期。


回答:
(1)图中A.D两点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各标志着什么?影响C点的最为有利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图2是哪一历史人物?根据材料二,分析他创办的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原因。
(3)概括材料三各个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2021-05-12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辅佐秦始皇治国的李斯的经济思想,在其石刻当中,可以见一斑。取言“勤劣本事,上农除末,首是富。”石门刻云:“男乐其,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钱穆《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1887年,他(严信原)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札花厂。初创时,资本5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40台新式札花机,座用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1897年,据921日《中外日报》称,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织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

——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

材料三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近亿元,再加上扩建企业,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文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其中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草、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

——人教版必修二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在材料三中,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的有利外部条件是什么?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末民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比简图


——据陈旭麓等《中国近代史词典》

材料二   大致从1921年起,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的势头开始下降,棉纺织业是首先受到打击的产业。欧洲各国经济恢复后,不再进口日本、中国、印度的产品。受到打击的日本棉纺织业将大量纺织机器运往中国,并将原计划输往欧洲的纺织品,倾销到中国市场。中国几年前新建的纺织厂设备简陋、资金薄弱、管理不善,处于竞争和还贷的双重压力之下,1923年后,52家纺织厂停工、出售或被接管。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有利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的势头下降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